(四川农村日报讯 雷佳霖)12月13日,“兴·未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经验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和乡村发展促进中心、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实践的地方政府领导、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实践者及研究者等120余位嘉宾参加会议。
本次交流会既是对2023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实践经验的总结,亦是汇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来发展思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据介绍,该项目从 2022年6月14日正式启动,历时19个月。通过赋能土桥镇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抓手、以乡村产业发展为方向,引导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土桥镇农村集体经济服务中心,抱团发展,探索符合市场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截至2023年11月底,土桥镇农村集体经济服务中心开展了农技农机服务、农资供销、农产品销售、农村土地流转等多元化经营活动,实现营业收入2568796元、利润111496元。同时,促进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494100元,增幅达到371.47%,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表示:“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面临总体经济体量小、为村集体创收能力弱,以及区域之间差距大的问题。恒生中国‘兴·未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为乡村振兴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参考。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围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一手抓好精准有效的传统项目,一手抓好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创新项目。”
此次交流会,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展开探讨,从不同年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点切入,通过对当前全国各地农村集体经济不同实践案例展开研讨,凝聚了以市场化机制为前提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共识,并加深了集体经济和农户经济两种经济形态有机融合的认识。同时,与会嘉宾也深刻地体会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乡村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