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浙川携手 打造蓝莓全产业链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1-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每个地区在推进产业振兴时,要打好特色产业这张牌。
    发展特色产业,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挖掘和培育优势资源,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点带面,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吴平)在1月9日举行的“浙川携手 富民强村”两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蓝莓产业扶贫研讨会上,记者获悉,国内蓝莓冻果品种杂,质量参差不齐,风味不稳定,导致无法规模化应用于食品生产,不少加工企业要从北美等地区进口原料,该产业富民强村的作用受限。

image.png

资料图片

    四川省供销合作联社及相关企业围绕精深加工,从育苗基地做起,打造全产业链。四川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哲介绍说:“打造全产业链,可以解决鲜果销售难,苗木鱼龙混杂,价格难以控制等多个问题。”
    洋品种水土不服亩产量缩水2/3
    蓝莓由于富含花青素,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果品”之一。中国蓝莓产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蓝莓市场是一个千万吨的超级市场,种植面积应达到800万亩以上,整体产值超过4000亿元。但到2016年末,全国栽种面积仅有40万亩,总产量只有3万吨,市场空间巨大。
    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贺善安认为,蓝莓人工栽培始于北美,国内目前的栽植品种和技术多是引进而来,“但外来品种水土不服,不适应南方特有的‘倒春寒’等天气因素,管护成本高、产量不稳定,种3亩才相当于国外1亩的产量。”

    除此之外,产业链也不健全。中国蓝莓产业协会会长李亚东介绍,国内的蓝莓种植,主要进行观光采摘和鲜果销售,且部分品种的鲜果价格已触底,对鲜果销售后剩下的蓝莓,业主大多采用简易方法生产蓝莓冻果。但冻果因为品种杂、风味不稳定,制约了蓝莓在加工中的运用。
    推广“蓝美1号”联手做强蓝莓产业
    如果要让蓝莓成为大宗产业,让数以万计种植户收益,就必须考虑后端加工;加工则要求品种要少而精,原料能保证高品质、规模化供应——围绕这一目标,四川开始布局。
    在《川浙两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下,两省供销社的社属企业共同投资成立了四川省蓝莓产业发展运营平台——四川省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持股最多 (40%)的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获得了国产优质品种 “蓝美1号”的使用权。
    贺善安认为,“蓝美1号”的花比引进品种 “奥尼尔”晚开,有利于躲过晚霜,而果早熟,有利于抢市场避梅雨,果型比野生蓝莓大,产量高。

image.png

资料图片

    目前,蓝之美公司已经与达州、巴中、通江、剑阁、马边、北川等地达成蓝莓扶贫产业合作协议,政府建园区,业主/合作社做种植,公司包收购,农户获分红。
    “全省已发展5000亩,预计未来要做到20万亩。”廖哲说,计划建1—2个种苗基地保证品种和品质,建若干初加工厂和精深加工厂保证鲜果收购。
    虽然水果类的加工产品有较大的相似性,但廖哲认为,蓝莓因其功能性显著而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富含花青素,蓝莓被誉为‘最有效抗氧化活性剂’,这是蓝莓加工品和苹果、草莓等加工品本质性的不同。”廖哲说,“只要能把蓝莓功能挖掘出来,有效地与需求对接,就不愁市场了。”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