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这个“双十一”,安岳薯产品在直播间热销 “红薯魅妹”把“苕秆秆”卖到了韩国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11-0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11月6日,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尤特薯品”)脱毒苗繁育智能棚里,红薯种苗“享受”着地暖。20米开外,“红薯魅妹”、尤特薯品董事长黄晓艳的网络直播间,同样热火朝天。
  “这个干菜不是江浙的梅干菜,不是北方的黄花菜,千真万确是我们四川的‘苕秆秆’。很多外国朋友都很爱吃它……”镜头前,黄晓艳捧起一把晒干的干菜,热情地介绍起来。原来,这种干菜正是用红薯叶柄晒干制作而成的。它与红薯干、红薯条、红薯片等其他红薯制品一样,正成为这个“双十一”期间直播间的热销产品。
  谁也没想到,许多“80后”“90后”的乡村童年记忆中,“过家家酒”游戏中用来制作“项链”“耳环”的红薯叶柄,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外商喜爱的佳肴、农民增收的“法宝”。这个“双十一”,记者近距离了解了红薯叶柄的热销故事。

未命名-1.jpg

安岳“红薯魅妹”黄晓艳晒红薯叶柄。

远销俄日韩

红薯叶柄别有一番滋味
  “你闻闻,是不是挺香的?”黄晓艳的丈夫、尤特薯品总经理张世荣自豪地介绍着“家珍”。原来,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在四川农村并不起眼的粮食生产副产品,能受到外国客商的欢迎。几年前,黄晓艳、张世荣前往厦门参加一场外贸展会,一位韩国商人看见他们的展台上摆放着红薯,便主动上前询问是否有红薯叶柄售卖。
  细问后,他俩才明白,韩国冬天较为寒冷,蔬菜供给受到影响,不少老百姓便将红薯叶柄杀青烘干制作成干菜,要吃的时候就拿出来一部分,或添加至汤羹粥肴中,或与其他食材一同炒制,以补充膳食纤维。
  “现在,我们以鲜重每斤0.5元的价格,从本地红薯种植户手中收购红薯叶柄。”张世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红薯叶柄在当地亩均产量1吨左右,均价1000—1500元/吨,公司收购后,将红薯叶柄杀青烘干制作成干菜,或者真空包装鲜销。
  据了解,该公司所在地周礼镇产出的大部分红薯叶柄,都通过公司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剩余部分通过网络直播间销售。今年,预计尤特薯品年产量65吨,预计产值208万元,鲜叶柄预计产量2000吨,预计产值300万元。

一颗“红薯”心

带动农民增收翻倍
  黄晓艳是在淀粉、粉条加工作坊的味儿里长大的。从爷爷那辈儿起,家里就在种红薯,她说自己有“红薯基因”,13岁就开始帮父母收购红薯。
  2013年,一直在外求学、工作的黄晓艳,决定回老家周礼镇继续发展红薯产业——租了200亩土地作为基地,从河南引进有机红薯试种,第一年亩产量便超过7000斤,这是当地传统种植方法收获量的两倍。“红薯魅妹”这个金字招牌,开始有了雏形。
  2016年,黄晓艳的有机红薯种植基地规模已经超过1360亩,这让许多农户重新认识了红薯产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公司+薯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他们跟着黄晓艳学种新品种。
  “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技术,再以保底价进行回收。”黄晓艳说,农户可以免费领红薯种,只需要收获后返还薯种重量两倍的红薯,另外她还拿出利润的20%给合作社社员分红,“以往乡亲们每亩普通农作物的收入一般是1500元左右,现在能达到2500—3000元。”
  红薯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黄晓艳始终保持敏锐的商业“ 嗅觉”。她将乡亲们的新鲜红薯、红薯制品搬到了网络带货直播间,让“红薯魅妹”这个地方IP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粉丝。 从2016年开始,仅仅通过电商平台,公司销售的红薯高达7500多万斤,销售额突破1个亿,带动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这个“双十一”,她希望能以网络带货直播间为跳板,帮助乡亲们把红薯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