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汉星 钟正有)广汉市辖区面积5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人,距成都市区和德阳市区均19公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广汉市主动借力借势借流成都,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的发展目标,加快推动金堂—广汉边界地带农旅融合,着力释放同城化发展新动能。
打破发展壁垒,推动协同一体
一是统筹区域规划。一年多来,广汉市和金堂县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四川(金广)农旅融合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方案》,规划“一溪连两翼、一园N基地”空间发展布局,梳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10个方面的项目清单,收集整理涵盖民宿、露营、餐饮、文创、研学等多种业态共12个项目机会清单,在相关媒体和公众号进行推广,向社会面释放更多区域发展机遇。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两地联合开展农旅产业发展现场交流会,跨区域整合优势资源和优化产业布局,在滨河生态廊道、连接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两地的联动性,选取对两地辐射带动较好的重要节点和区域进行项目布局和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助力融合发展
一是打通道路堵点。当前金广两地已共同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完成生态廊道、研学长廊、停车场、步游道等内部连接道路设施的打造,持续开通跨区域公交班车线路,合理布局建设县域快速通道、乡道、沿山旅游环线和村组连接道路,加速推进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山大道和成绵扩容高速项目。二是配置水利设施。依托辖区红旗水库,充分发挥水源保护地的设施设备的水利灌溉优势,现已建成提灌站6个、灌溉沟渠12千米,满足交界地带居民农业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完善收运体系。两地大力推行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组建交界地带联合环卫保洁队伍,配备分类垃圾桶20个,改造其他垃圾收运房180个,实现生活垃圾就近清运和及时清运,实现日产日清。
促进产业共链,打造园区品牌
一是科学设计布局。突出交界地带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农旅产业,丰富园区产业业态,解决园区水果滞销难题。当前园区建成占地300亩的青脆李采摘基地、储存量达2000吨的果蔬仓储基地,新开发“柚淘”系列果酒,果汁含量达80%,年产量10余吨。二是配套产业设施。园区已完成游客集散中心、廊道、公共厕所、昆虫博物馆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修建,同时引进了柚里咖啡、芳草洲露营地、松间·朴里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露营、餐饮项目,休闲服务和文创体验场景不断完善。三是强化品牌共建。建成AAA级景区玉皇养生谷、“盘海柚里”“沙田柚里”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网红打卡村落,建设山水田园、农旅互动的综合性体验产业园区,“川黄菊”“金堂葛根”“松林桃”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深化协同治理,提升环境质量
一是完善协作机制。金广两地联合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在办理跨区域环境违法案件中启动办案协作机制,提高治理效率,同时建立了跨区域的生态联防联控机制,设立联合综合执勤点13个、动态巡管队伍12支,共同做好爪龙溪河道治理。二是开展环境治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五清”突击行动,严禁垃圾入河整治行动,提升水环境质量。新建生态垃圾收集池36个、农村微污站13座,改造坡屋顶65户,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967户,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00%。三是加大生态保护。两地定期组织对绵远河、红旗水库等共(跨)界水体的水质、两岸的生态环境进行巡查,加快推进原有采矿区域受损山体、土地、植被等生态修复治理,合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