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伟)当前,梓潼县7万多亩晚秋玉米、大豆、红薯、蔬菜等已经陆续上市。该县抢时间,抓进度,促增收,坚持一手抓晚秋农作物抢收,一手抓小春农业生产,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丰富市场“菜篮子”。
10月30日,在梓潼县自强镇黎明村7社,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一台收割机在一片晚秋玉米地里来回穿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在现场,收割机连收带掰,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收割、摘棒、播米一气呵成,秸秆被粉碎后还田作为生产肥料。“现在玉米种植都是全程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工省力,每亩还能节约成本200元。在晚秋玉米收后,马上就种小麦,这样一年就会多收一季,增加了土地效益。”黎明村7社村民杨金荣高兴地说。
秋收春播。2023年,黎明村发展晚秋玉米、蔬菜、大豆等1000余亩。2024年小春生产,全村计划发展油菜1000亩、小麦3000多亩。“对于缺劳户、困难户,村上组织志愿者帮助抓好晚秋农作物收割和小春生产,确保全村每一亩土地实现应种尽种,为有效保证粮食安全、助农增收奠定基础。”黎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琪说。
在长卿镇中心村,近百亩晚秋蔬菜在大棚下慢慢长大。据介绍,2023年,长卿镇发展各类晚秋蔬菜300多亩,涉及农户50多户。
在晚秋生产中,梓潼县坚持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发展思路,按照“宜粮种粮、宜菜种菜”的原则,重点抓好秋玉米、秋大豆、秋菜等晚秋作物,并积极推广“蔬菜+西瓜+晚秋玉米”“油菜+晚秋大豆+蔬菜”“水稻制种+晚秋蔬菜+小麦”等多种轮作模式,以及“果树+晚秋蔬菜”“果树+晚秋大豆”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示范引路、全力推进,变过去零星分散、种植不规范为统一技术指导、集中成片、规范种植,做到不留空田空地,种满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