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富顺:稻田高粱地里 细算村民增收账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3-10-23

记者 燕巧)10月19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富顺。在这里的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感受了稻田高粱地里的新科技。

未命名-1.jpg

富顺县稻粱现代农业园区再生稻种植区。记者 黄潇 摄

擦亮“再生稻之乡”招牌
  富顺是“再生稻之乡”。走进富顺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文化展示中心,不少年轻记者好奇“再生稻是什么?”
  “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邱明贵科普,富顺地处北纬30度以南,9月气温高,光照充足,极适应再生稻生长和发展。
  “没想到一季水稻还能收两次,北方人长见识了。”摸着沉甸甸的稻穗,中新社记者陈舒一感慨。
  富顺正用科技擦亮“再生稻之乡”的金字招牌,川南首个稻粱大数据中心刚刚在富顺建成。
  这是一张“天罗地网”。“依靠天上的卫星和地上的物联设备,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再生稻生长情况,进行虫情、水情监测,比如绿色这块就是再生稻生长很好的区域,黄色部分可能存在缺水等状况。”富顺稻粱园区大数据中心系统管理人员高力介绍。
  “面前这块300亩的基地,安装了70台物联网设备。”走进代寺镇李子村,京东集团西南分公司公共产业部工作人员翟宏宇介绍,去年,京东与富顺县合作共建了再生稻合作基地,这也是京东目前在再生稻领域的唯一一块农场。

实现“千斤粮万元钱”
  在富顺县稻粱现代农业园区,田里种水稻,地里种高粱。走进李子村另一边,收割机正在采收高粱,旁边还有村民正在栽种青菜,田埂上还种有大豆。
  “这就是我们的‘2+2+1’粮经复合种植模式。”邱明贵介绍,在四川,大部分地方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但是在富顺,高粱的种植面积远高于玉米。
  去年,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之际,富顺就在思考:能不能在高粱地里套种大豆?
  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禀赋,富顺开始在旱地推广“2+2+1”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即“春大豆+高粱+夏大豆+再生高粱+榨菜”,亩均总收入可达10050元,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
  邱明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块旱地每年2—3月种春大豆,6月中旬就可以收获鲜豆荚,亩产可达500公斤、收入1500元;6月下旬播种夏大豆,11月左右每亩可以收获150公斤干大豆、收入1050元。
  与此同时,3月开种高粱,7月收获头季高粱,10月收获再生高粱,亩产可以收获750公斤高粱、收入4500元。收完高粱种植榨菜等冬季蔬菜,每亩可收入2500公斤、收入3000元。
  “凭借这样的种植模式,种粮农民既守好了粮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邱明贵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