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胥西西)为进一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建设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去年以来,成都邛崃市桑园镇张坝社区积极探索治水新思路,创建“1+3+N”河湖治理新机制,实现村级河湖管护新格局。
张坝社区是由村改(居)的涉农社区,面积9.4平方公里,辖13个居民小组,1016户,3042人。辖区内共有一河一堰,一河为国考河道䢺江河,一堰为灌溉水渠跃进堰。如何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合力?在上级水务部门及桑园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张坝社区积极探索创建了“1+3+N”河湖治理机制,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1”是创建张坝社区河长工作室,打造村级河长面对群众的亲民阵地。在社区书记担任“河长”的基础上,再由社区2名两委委员担任责任“河长”,13名居民小组长担任“河段长”。河长工作室负责统筹社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签订河湖管护承诺书,制定河湖管护“三不”、“五要”条例。规范群众“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河道不乱占”等行为,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好习惯,共同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
张坝社区河长工作室实行坐班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等工作。做好河湖管护情况记录,定期更新工作动态,形成台账。并将每月第一周的周五,设置为“清河净滩”水域岸线专项行动日,开展水域日常清理管护,消除汛期安全隐患,打击涉河违法行为。
“3”是组建“护河卫士”、“䢺江大哥”、“䢺江大姐”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增强河湖管护工作合力。三支队伍协助社区河(段)长,开展巡护、宣传和治理任务。建立问题解决闭环机制,三支队伍既明确责任分工,又相互协同配合。“护河卫士”发现问题反馈河长室,“䢺江大哥”立即奔赴现场开展整治,“䢺江大姐”监督整治成效及回头看,进一步延伸河湖管理的“触角”,促使河湖管护更加精准有效。
8月14日,张坝社区党总支书记谢刚华一大早就出了门,作为社区河湖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当日,他没有先去社区报到,而是直奔辖区河段,开展巡河。除了仔细查看河流水质、岸边环境,还要随时观察和掌握河道水位变化。“前几天连续下雨,又正值主汛期,一点也不能放松警惕。”
“N”是建立积分兑换物资奖励机制,激励群众自觉参与到河湖管护中来。张坝社区根据河长制工作内容制定基础积分、奖励积分、评比积分等种类,志愿者及居民群众凡参与巡河、护河、管河,举报破坏河湖的违法行为,以及运用“为村”平台等方式宣传、带动邻里参与水环境治理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社区河长工作室定期收集群众需求,建立需求清单,由定点超市进行物资采购。个人获取积分后,可到定点超市用积分兑换喜欢的商品。
“建立积分兑换物资奖励机制的初衷,就是为了不断激发群众自我管护河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谢刚华介绍说,通过积分兑换物资方式激励居民参与护河保洁,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形成水生态环境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