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汉兵 文/图
和众多村庄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生活变迁中,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唐家堰村不少传统逐渐消失,但唐家堰村似乎有着更多的乡愁。
生活在改变,许多过去“唱主角”的物件,如今被新的东西一一取代。比如:洗衣机逐渐取代了在河沟、堰塘洗衣;宽敞的晒坝代替了簸箕晒席;拖拉机等代替了耕牛;手机、微信淘汰了书信……这些曾经让人念念不忘或者无法割舍的东西,渐渐成了稀罕物,这些曾经的温馨、亲切和美好早已成为一种情怀。
从南充市高坪区城中心出发,驶过S206省道,一路前行10余公里,一面是滔滔流淌的嘉陵江,一面是绵延起伏的丘陵。转过几个弯,绕过几座山,车子拐进一条乡村路,再行不到1公里,一座3层高楼呈现眼前,这,就是高坪区江陵镇唐家堰村党群活动中心,唐家堰村史馆就在三楼。
唐家堰村史馆室内布置。
壹 留住乡愁 释放情怀
唐家堰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大多数人的祖籍都是湖北孝感麻城,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迁入。先有伍、李、陈三姓的先辈们定居,后有杨、周等家族相继迁入。他们落户在这里,开荒耕种,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或大或小的聚居地。1984 年之前,这里叫罗家乡 4 村,1984年罗家乡与顺庆区正源乡合并为江陵镇,罗家乡4村因为有唐家院子和祖祠而保留下来,后改名为唐家堰村。
说起这些历史,村里的老党员李光四滔滔不绝。令他振奋的是,他的建议被采纳并实现了,村里建起了村史馆。
李光四回忆说,几年前,他曾建议村里筹建村史馆,为后辈们留下记忆。2022年2月,村里改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建设被定了下来,四五个月后就竣工了。
“村里有村史馆了!”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村里村外,村民们奔走相告,并踊跃捐献各种物件、图书,提供资料、族谱等。老支书杨紫荣家有一台上世纪80年代买的黑白电视机,他一直舍不得丢弃,这回他主动送到村史馆来。村党总支副书记任润波家里有一台风车,他也立即送到村史馆。村民有的送来了小人书,有的送来了各种粮票、布票,有的提供马灯、纺车、连枷、犁耙等。村委会副主任李万强介绍,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村史馆已经积攒了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图书、票证、族谱资料等200余件。
村史馆虽然不大,但很精致。走进村史馆,一幅幅图片印证变迁进程,一件件物品讲述发展历史,一段段文字记录发展变化,成了唐家堰村村民留住乡愁的寄托。村史渊源、建制变化、村里的大事记脉络清晰,村里现在的发展规划、目标、举措明了,村里的优秀学子、乡贤和家训让村民可亲可学。从头到尾阅读下来,对村里的过去、现在、将来都了然于胸,那一个个鲜活的榜样和家训家规,让观看者不由自主生发奋进的力量。
村史馆陈列的老物件。
贰 以学促用 赋能励志
建是基础,用好用活村史馆才是目的。唐家堰村“两委”充分发挥村史馆作用,使其成为发扬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激励村民奋进赶超的重要阵地。
近日,1组村民刘万清利用暑假的时机,带孙女杨兴仪和孙儿杨明汉来到村史馆。一进馆,两个孩子对各种农具和小人书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久久不愿挪步。“你看,这些都是我们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多好哇!”在那面“优秀学子”文化墙边,刘万清和孙子孙女逐个阅览,他指着一个学子的图片和资料,给孙女孙儿说:“你看,这个还是我们的邻居呢!”
李万强说,村史馆建成后很受欢迎,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带着子女、干部领着村民来参观学习的场景。前不久,在外务工的伍升茂回村里办事,还专门抽时间到村史馆看了看,他兴奋地说:“看了村史馆很振奋,我一定会从变化中找寻方法,从榜样中吸取力量,努力干出更好的成绩。”
村“两委”充分利用村史馆激励村民,利用各种机会组织村民参观学习,把村史馆的内容适时放入村里的微信群展播,并持续开展“星级农户”评选活动。利用举行动员会、评比会的机会,播放村史馆的视频资料、给村民解读家训传统等。潜移默化的力量促使村民比学赶超,至今已有40多户农户被评为“星级农户”。被评为“星级农户”的1社村民张爱国,曾经是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如今他成了“小包工头”,带领10多个村民活跃在镇村以及周边乡镇的建设现场。
村史馆也成为干部吸取力量的重要平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志元说,村里经常利用开会、培训等机会,组织干部、党员学习,研讨村史馆内展示的周李陈杨伍5大家族的家训内容,引导大家从文尚德。“我族的家训展示在村史馆,我很高兴,我更不能让族人失望。”1社社长李万国深感压力,“我必须脚踏实地、勤劳持家。”李万国也真是这样做的。他和妻子每年经营8亩多土地,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生姜、李子等,实现多种经营。作为社干部,他更是尽心尽力服务村民。他所在的社是村里的李子主要基地,大多数村民都种植了李子。李子成熟季节,不少只有老弱留守的家庭把李子转运到村里的收购点时缺劳力,李万国就主动给村民当运输员。
叁 传承创新 接续奋发
一座村史馆,传承村史,延续民风。“村史馆是新和旧结合的地方,可以弘扬传统文化、留住乡愁,唤起年轻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周志元表示,“将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村史馆,让村史馆成为唐家堰村几代人安放记忆的共同家园,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为本村发展不懈奋斗。”
在唐家堰村调研的江陵镇党委副书记张芷嫣对村史馆很上心。她介绍说,镇党委很重视唐家堰村史馆的管理和利用,正发动全镇干部,并对接市区对口联系的部门和单位,广泛收集与村史相关的物件、资料;指导村里筛选有影响的学子、乡贤,进一步发挥榜样的力量;深入开展“星级农户”评选以及“赛家风、亮家训”等活动,为乡村振兴培育文明和谐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