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7月下旬的安宁河谷,稻田的绿成了主打色彩。撒莲镇坐落于安宁河畔,是攀枝花市米易县10万亩稻菜轮作基地核心区。7月20日,在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撒莲镇安全村片区,记者与正在察看水稻长势的种植大户黄华刚攀谈了起来。
一 开始,黄华刚的“来头”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他原非撒莲本镇人,而是出生于同县的攀莲镇,家中也有地。同样都是种田,他并未选择留在家乡攀莲发展,却跑到20公里外的撒莲镇,承包百余亩土地来种,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跟随黄华刚的脚步,围着水稻田转,跟村干部、米易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和村民们一起,聊起了攀枝花市首个现代农业十亿元镇——撒莲镇的“产业秘籍”。
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撒莲镇安全村片区。
创新模式
技术链、农资链、销售链都畅通
2021年底,安全村村集体成立米易县安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除帮助种植户测土配方施肥,也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公司还探索“蔬菜季农户自种增收、水稻季公司统种增产”模式,水稻季节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开展水稻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进行高产技术攻关。
黄华刚掏出手机点了几下,下单一瓶植物生长调节剂。几公里外的米易县农资4S店体验中心里,工作人员熊兴美收到实时下单信息,快速审核后,订单转给站点服务人员……不到半个小时,黄华刚从配送员手中接过自己购买的农药。
去年底,由米易县本地农业公司、金融机构等多方打造的“易加农资供应链”平台上线。在“易加农资供应链”平台上,多家农资品牌进行直销,缩减了农资销售中间环节。
黄华刚算了算,如果按照往年的方式,他购买农资的成本要多出20%。而在“易加农资供应链”平台上,他不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农资,还能通过金融机构授信,享受零利息“先买后付”。
“另外,每年蔬菜上市季节,很多外地采购商都会把第一站选在撒莲镇。”黄华刚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撒莲镇几乎成了米易县十分重要的鲜食蔬菜外销“集散中心”之一。“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地种植户销售自家蔬菜便能抢占“先机”。
稻菜轮作
经济账、生态账、粮安账都算得
记者注意到,安全村的水稻田和其他地方相比,多了许多规模统一的大棚钢架。撒莲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谢志坤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秋冬季节种植蔬菜使用。
按照地形和海拔高低,撒莲镇农业种植区域大致分成以金花塘村为代表的中高山地区烟叶种植带、以平阳村为代表的二半山区特色水果种植带,以及以安全村为代表的河谷地区鲜食蔬菜与水稻轮作种植带,稻菜轮作面积达到3万亩。鲜食蔬菜中,酸甜可口的米易番茄占了八成,还有适量的四季豆、茄子、苦瓜、辣椒。
“管理得宜的田块,每亩番茄产量2万斤,每斤番茄上8毛就能保本。去年市场空白期上市的番茄每斤能卖到4元以上,全年均价保持在每斤 2 元以上。”谢志坤告诉记者,从去年的数据来看,约有2万亩稻菜田的年亩产值达到4万元以上。
安全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远华告诉记者,虽然鲜食蔬菜亩产收入远高于水稻亩产值,但当地的种植户并没有选择在种水稻的季节也种番茄,而是选择遵循一直以来的耕作传统种下水稻——水灌进土中,将累积了一个生长季的害虫、虫卵淹灭,下一个蔬菜季节的病虫害一定程度上也会减轻;由于蔬菜季节已经给土地施够了肥,水稻生育期就不用施肥了,节本又增效。
“用于水稻种植的基本农田坚决不能挪作他用,这是我们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和生动举措。”撒莲镇副镇长熊雪介绍,为了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得住”,当地多次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培训、宣讲政策。目前,全镇水稻早已过了扬花期,有的稻穗已经开始垂头,预告着喜人的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