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蒲江:选好品种,高产高效避水灾 专家走进易淹区 来一场早稻栽培示范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8-03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7月29日,蒲江县易淹区优质早熟水稻避灾高产栽培示范测产验收会在该县寿安街道吕石桥村举行。经专家们田间测产,示范栽培创下了平均亩产665.5公斤的高产纪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文江介绍,每到8月中旬的“水稻中熟品种基本成熟、晚熟品种灌浆的关键阶段”,吕石桥村就易遭水淹,进而造成水稻倒伏,影响了籽粒灌浆结实和产量。

未命名-1.jpg

测产现场。

  为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受蒲江县有关部门委托,今年在吕石桥村开展了易淹区优质早熟水稻避灾高产栽培的示范。刘文江说:“由我们指导蒲江县原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60亩示范,我们为他们提供了生育期只有12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川优1727’,这是四川首个早熟优质品种,品质达到国颁二级。同时,指导他们运用提前播期并配套延长秧苗盖膜时间、增加栽插密度、适当减氮增效等栽培技术,保证7月底、8月初能收获,从而避开被水淹的时段。
  当天采用了挖方测产的方式,专家取了3个点位、每个点位0.1亩,由人工收割,再脱粒、去杂、称重、测水分。最后,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任万军宣布测产结果:“3个点位,亩产分别为 654.5 公斤、705.5 公斤、637.7公斤,平均亩产665.5公斤,这是非常不错的产量!”
  在测产现场,专家们不时提醒手持镰刀收割的农户“桩桩留高点”。原来,这里还将蓄留再生稻。刘文江说:“今天,我们没有用收割机,就是打算利用现在水稻收割后8—9月的温光条件蓄留再生稻,争取再生稻每亩再收一两百公斤。”
  “原来,我们这里都是8月底、9月初收水稻,但这个时候就要遭水淹。”蒲江县原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敏说,“往往是收的‘泥巴谷子’,既不好销,也会影响产量。今年的早稻示范种植,我们意想不到既能避免水灾,还会有这样的高产。如果蓄留的再生稻能达到一两百公斤的亩产,明年我们会扩大种植面积。”
  “成都平原地区尤其需要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的早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它不仅能帮助水稻躲过8月上旬的洪涝灾害,还非常适合‘稻+菜’‘稻+药’‘稻+草莓’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光贵表示,“希望这样的水稻早熟品种在成都多推广,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