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福升 康勇
“我们从吉林引种,计划一期存栏80头母牛、300头育肥牛,预计在明年5月就能出栏300头育肥牛,产值能达到700多万元。二期项目也正在筹划之中,预计存栏800至1000头,来年出栏1200头,年产值能达到2800多万元。”7月16日,广元市旺苍县高阳镇老坎肉牛养殖场负责人赵永菊一边整理牛圈,一边对笔者说。
之前,赵永菊一直在川东北地区从事养殖业饲料售卖等工作,这几年看到国家对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大,便回乡发展肉牛养殖。
同时,老坎肉牛养殖场也在积极实施“企带户养”工程,以代养、托养、寄养等托管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通过该模式,不仅能降低一半的养殖成本,还能提升产业联农带农实效。
“养殖场准备通过代养模式,以‘借牛还牛’盘活当地群众闲置的圈舍和农村留守劳动力,利用好农村废弃的秸秆,分散发展。目前有10多户有意向签代养协议,投资300万元左右。”赵永菊说。
除了肉牛养殖业,旺苍县肉羊养殖也在蓬勃发展。在盐河镇金星村半山腰上,去年返乡创业的村民刘仕琳修建的羊舍敞亮整齐,52只肉羊膘肥体壮,“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由于没有养殖的专业技术,在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刘仕琳一边学习一边发展。
“当初也是看到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大,才选择回乡。我们县对养殖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发展。目前,养殖场存栏52只沧山中耳黑山羊,主要用来积攒自身的养殖技术,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扩大规模,争取最终能够达到存栏1200只左右的规模,实现年出栏肉羊500只。”刘仕琳说。
赵永菊和刘仕琳只是旺苍县养殖行业的众多参与者之一。近年来,旺苍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县域实际,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鼓励广大专合社、专业户,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在旺苍,肉牛羊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已建成肉牛羊规模养殖场151个,专业户1856个、种畜禽场6个,肉牛品种改良站8个。全县存栏肉牛5.15万头、肉羊8.1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