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唱响区域公共品牌 宜宾叙州区“茵李”而红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7-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正宇
  盛夏七月,暑气蒸腾,一种原产于川南宜宾市叙州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李子,在大家的期待中隆重上市。此果果实中大、近圆形,果肉绿黄色,肉质细、脆,汁中等,核小、离核、味甜,因其表面有着片状茵红色,故人称茵红李。因原宜宾县(即叙州区)是其主产地,茵红李也被称作宜宾茵红李。

未命名-1.jpg

宜宾茵红李

  据了解,叙州区原生李资源丰富,李子种植遍及全区各地,《叙州府志》中即有李子种植记载。2006年,叙州区政府专门将地方李作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并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在地方李资源中筛选优株,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一优良李子新品种,因该品种果实一半紫红一半黄绿,在品种命名会上,专家们将其命名为“茵红李”,并于2011年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品审委第七届二次会议品种审定。
  为推动茵红李发展,叙州区以打造宜宾茵红李品牌为目标,采取相关举措加强“叙州造”品牌培育创建工作,补齐农业品牌短板,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印发了《宜宾市叙州区农产品进城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积极搭建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深化和改造,探究品牌创建在组建方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销售理念上的具体路径,推进“叙州造”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
  同时,叙州区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宜宾市叙州区加强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联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管住源头、产管并举、标本兼治、全程控制”的思路,通过严控投入品关口、严把生产标准体系、严建质量监测体系、严管质量追溯体系、严抓执法力度等六项举措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抓实。采取“种植户+合作社+企业”模式,抱团应对市场。积极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主体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科学用药,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有效开展相关业务。

498e768b9d08c4b047f5c9a2d6b77905_82ef5b1461c4e7d012db6a4c656b5d69.jpg

宜宾茵红李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茵红李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推广获得宜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宜宾茵红李”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制定发布了《绿色食品 宜宾茵红李生产技术规程》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 准 (DB511500/T/39—2013);2017 年“宜宾茵红李”获得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颁发的“全国优质李金奖”。
  如今,叙州区在该区16个涉农乡镇(街道)适宜区域推广种植茵红李5万余亩,年产量达4万余吨,产品畅销四川、重庆、云南、广东等地,产品果园批发价已从2000年的2元/公斤升至2022年的6—8元/公斤,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叙州区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今年开始,叙州区将用3年的时间,全力以赴塑造‘宜宾茵红李’区域公用品牌整体形象,以政府引导营造品牌发展良好环境、部门牵头推广品牌、企业主体拓展营销渠道、市场导向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质效并重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五个方面齐头并进,全力构建起‘宜宾茵红李’品牌体系。”叙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