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平
“有了‘小黄车’方便多了,每天早上车子把我送到产业园,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7月12日,家住南江县公山镇五星村的村民岳俊中,乘坐“小黄车”,准时到10多公里外的卫星村管理金银花。
提起“金通工程”,该县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斌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金通工程’解决了农村客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创新运行模式
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
南江县位于四川东北边缘,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县之力,建成县道707公里、乡道1228公里、村组道路3870公里,为实施“金通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县农村客运车辆达到470辆,覆盖该县所有建制村,提高了农村客运通达率。
针对农村客运实际,南江县有效整合县内11家道路客运企业资源,积极探索完善“公司化+区域化”运行模式,分类细化乡村客运班线、公交服务和预约响应服务,有效杜绝“通返不通”现象。为满足广大群众特殊时段出行需求,开行群众出行“赶场车”、学生上学“上学车”、看病就医“健康车”等专项客运服务。
2020年以来,该县按照“三个一批”(严厉打击一批,规范发展一批,强制报废一批)的原则,联合公安、交通运输、乡镇政府,开展道路交通执法监管专项行动,加强乡村客运日常管理,加大农村客运市场整治力度,查纠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农村客运车辆规范有序运行。
服务特色产业
提升“金通工程”质量效益
“‘金通工程’如何服务南江金银花、南江黄羊、南江核桃、南江大叶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一直是我们着力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小川说。
近年来,南江县紧紧围绕服务现代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展“金通工程”服务范围,先后开通南江金银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翡翠米粮油产业园、南江大叶茶产业园“小黄车”。
为方便产业园群众出行,积极探索“小黄车”区域化服务方式,在园区用工关键时期,加大区域内农村客运频率,全力服务产业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加大与邮政、供销、商务等部门合作力度,让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参与邮政、寄递乡镇、村邮路运代投业务,实现经营场所、物流渠道、人员共建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