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 记者 李全民)“我们养殖场从吉林进行引种,计划一期存栏80头母牛,300头育肥牛,预计在明年5月就能出栏300头育肥牛,产值能够达到700多万,二期项目也正在筹划之中,预计存栏800至1000头,预计来年出栏1200头,年产值能够达到2800多万元。”7月16日,位于旺苍县高阳镇老坎肉牛养殖场负责人赵永菊一边整理牛圈,一边对笔者说。
赵永菊是旺苍县老坎肉牛养殖场的负责人,在此之前,一直在川东北地区从事养殖业饲料售卖等工作,这几年看到乡村振兴关于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广阔前景,赵永菊便萌生了回乡发展肉牛养殖。
同时,老坎肉牛羊场也在积极实施“企带户养”工程,以代养、托养、寄养等托管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通过该种模式,不仅能降低一半的养殖成本,还能提升产业联农带农实效。
“养殖场准备通过代养模式,以借牛还牛这种盘活当地群众闲置的圈舍和农村留守的劳动力,利用好农村废弃的秸秆,分散发展,想本地的这种肉牛,做品种改良,全程我们给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和学习培训,目前有十多户有意向签代养模式这种协议,目前已经投资有300万左右。”赵永菊介绍说。
除了肉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旺苍县肉羊养殖也在蓬勃发展。在盐河镇金星村半山腰上,去年返乡创业的村民刘仕琳修建的羊舍敞亮整齐,52只肉羊膘肥体壮,“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由于刘仕琳并没有养殖的专业技术,在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刘仕琳一边学习一边发展。
“当初也是看到了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大,才选择回乡,同时我们县对养殖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发展。现目前,我们养殖场存栏52只沧山中耳黑山羊,主要是用来积攒自身的养殖技术,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扩大规模,争取最终能够达到存栏1200只左右的规模,实现年出栏肉羊500只。”刘仕琳说。
赵永菊和刘仕琳只是旺苍县广大养殖行业的众多参与者之一,近年来,旺苍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县域实际,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鼓励广大专合社、专业户,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旺苍县相继出台《旺苍县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五年行动方案》《旺苍县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措施》等,积极鼓励广大养殖场、养殖专业村、专合社、专业户参与肉牛羊养殖中来,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参与其中,大力推进肉牛羊产业发展。同时,当地还在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养殖模式由传统粗放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肉羊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旺苍县已建成肉牛羊规模养殖场151个,专业户1856个、种畜禽场 6个,肉牛品种改良站8个,全县存栏肉牛5.15万头、肉羊8.1万只,下一步将继续以做大做实规模,补齐补全短板为目标,同步规划建设旺苍县肉牛产业园区,做大、做强肉牛羊产业,促进全县肉牛羊产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