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海 何晓洪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炎炎夏日,瓜果飘香。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泸南的1600亩翠冠梨种植基地,香甜可口的翠冠梨陆续成熟上市。一个个翠绿的梨子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果农们在村集体公司的帮助下,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将翠冠梨卖往全国各地。
采摘翠冠梨。
泸南村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小山村。自2015年以来,泸南村集体资产公司结合国家扶贫项目,由村民提供土地,村集体资产公司统一引种了1600亩翠冠梨,并由集体公司出资组织村民进行统一施肥、打药、除草、修剪、拉枝等管理。果树所需的专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全部由村集体公司提供,村民参与管护,每天还可以领到由集体公司支付的80元务工报酬。
2019年,泸南村的翠冠梨陆续挂果后,村集体公司无偿将梨树交给农户享受收益。“梨子丰收了,我们不能把果树一交了之。”泸南村党总支书记牟光彬说,要让村民从翠冠梨种植中获得回报才是目的。
针对这两年翠冠梨产量大,特别是今年泸南村1600亩翠冠梨精品果产量都在1000斤以上的实际情况,为了解决梨子销售问题,泸南村集体资产公司一方面联系原有消费群体,一方面积极打开思路,针对泸南村紧邻国家3A景区——泸州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优势,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公司采取矮化果树,完善基地采摘游道,建设梨园文化长廊,打造梨园文化景观等措施,将梨园真正变成花园、乐园、公园,进一步提高梨子的附加值。这些天,不少前来董允坝农业园区旅游的本地和外地游客都喜欢进园品尝、采摘、购买梨子。
同时,泸南村集体资产公司还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与京东、顺丰等物流公司合作,让翠冠梨第一时间送到消费者手中。
为了让生态种植的翠冠梨实现优果优价,泸南村集体资产公司在村里建起了梨子分拣车间,对翠冠梨进行分级定价。据悉,今年仅通过分拣分级定价,预计全村的翠冠梨就要多卖60万元。
牟光彬告诉笔者,进行水果分级后,不仅让优果大果卖上了更好的价格,而且提升了泸南村翠冠梨的知名度,打响了泸南村翠冠梨的品牌名气,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