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串葡萄好漂亮,晶莹剔透。”7月6日,在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柑湾村“世川农庄”葡萄采摘园里,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垂挂在藤条上,绿如翡翠、紫似玛瑙,令人垂涎欲滴。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在园里拍照、采摘、品尝,体验乡村田园瓜果丰收的乐趣。
游客露出采摘的喜悦
“这个葡萄品种叫‘蜜丽’,味道是甜中带一点果酸,口感很不错,旁边的鱼塘还可以垂钓,中午可以预订农家土味……”正在给游客们热情讲解的是“世川农庄”葡萄园负责人唐世川。
2014年,唐世川和家人到浙江走访亲戚时,无意间尝到了一种名叫“蜜丽”的葡萄,该葡萄无核、味美。于是,唐世川决定引进“蜜丽”葡萄回乡种植。在返乡创业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唐世川流转了100亩土地,经过规划、整地,不仅栽种了葡萄,还栽种枇杷、猕猴桃、樱桃、果桑、李子、甜橙、沃柑等10余种四季水果品种,还打造了5亩生态垂钓鱼塘,办起农家乐,建起了“世川农庄”,让城里客人体验采摘的同时,还能品尝农家土味,收入比过去大幅提高。
每到采摘时节,葡萄园就会迎来不少游客。“这里的葡萄很甜,我每年都会来采摘,还会带上十多盒送朋友。”游客李林说。
对于葡萄种植,唐世川是外行,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为了种植出绿色生态葡萄,唐世川找葡萄专家做指导,治虫防病都要亲力亲为,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完成每道管理工序,并且高成本购来有机肥。为了更好照顾葡萄园,唐世川吃住都在葡萄园里。
游客展示采摘的葡萄
唐世川没有采用套袋技术,而是采用白尼龙网罩住整个葡萄园。“用尼龙网罩园还有一个好处,哪株葡萄成熟了一目了然,比套袋少了一道剥袋查看工序,还节约成本。”唐世川说,园里的葡萄全部是有机种植,肥料用的是农家肥、油枯。
随着唐世川的四季水果采摘渐入佳境,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也为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条件,让更多村民足不出户就有钱挣。“我在园里负责除草、修枝、施肥等,每个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还是觉得很满足。”柑湾村村民马德全说。
近年来,纳溪区立足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和田园休闲综合体,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茶叶、柚子、枇杷、葡萄等特色农业,推进乡村游、采摘游、农耕游、民俗游,让农民吃上“旅游饭”,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小康梦。(供稿:泸州市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陈雨 王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