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李正勇
“现在民宿、花田、餐饮这些有了,但外墙立面和外观都要改。”7月11日,在汶川县水磨镇官山半山腰的凤凰村一组,59岁的村支书张学林,正在和“艺术村长”——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黄洋商量,不仅要让村里有收入,还要让村庄有颜值。
凤凰村的房屋外墙和道路都有了统一规划。受访者供图
凤凰村位于水磨镇北部,下辖5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347户961人,森林覆盖面积达80%。为高质量建设阿坝州“三家园”抓点示范村,近年来,水磨镇立足“一心一环五组团”发展思路,以花为媒,聚焦品质品牌品位提升,打造休闲娱乐、农业观光、科普研学、康养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微景观乡创精品艺术村。同时,培育星创客,做精微民宿集群,做深微产业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凤凰村已有悠哉山居、花涧集等精品民宿,云上羌寨·柴火鸡等乡愁美食,岷江百合等艺术景观已成为凤凰村乡村建设个性化和五美乡村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乡村振兴源活力。
“我们对这里的外墙和道路等都统一规划,提前介入。”黄洋老师指着美术学院给村里按照不同主题设计的乡村规划图介绍,今年4月,受聘后,这里就成了同学们的写生基地。“我一有空就往村里跑,不仅自己跑,还要带一大群学生村上,一起参与村子建设和乡村创作。”通村公路、农家乐的整体改造和装修风格、菜地的重新规划,在墙面上画壁画,黄洋都亲力亲为,把乡村变为艺术创作空间和教学课堂。
据悉,去年11月,汶川县建立了首批艺术乡创指导团队,10位行业导师定点入村担任“艺术村长”,构建乡村新兴场景,挖掘乡村创意人才,让创意的浪潮流进乡村,让乡村的创意走向城市。利用专业优势,带领学生通过乡创环节,将乡村打造为创意来源、创新策源地,乡野源创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曾经靠种植土豆玉米讨生活的落后山村,在艺术乡创的作用力下,如今已经大变样。现在村庄变美了,业态逐渐完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其中。张学林介绍,现在已经有七八家人在腾挪房屋,准备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