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阳松蓉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7月9日,天气炎热,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迎来了一群热情的“访客”——宜宾市江安县留耕镇重兴村党总支组织的10多名村组干部。这些村组干部不仅来学习蜂糖李的种植管护技术和线上线下销售技巧,同时,还同太和村党总支书记钟传杰一起走进缺劳户的李子林里,帮着摘李子。大家相互搭档,有的采摘,有的端篮子,有的运输,有的分拣,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个个忙得脸上满是汗水。
“现在两村在春种秋收和产业发展、纠纷调解、森林防火等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这都得益于纳江‘宜泸一体化’党建合作。”钟传杰说。
跨区域党建共建
激活助农活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打破边界发展隔离墙,有效解决市域相交毗邻乡镇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共建共享不够、协同效果不佳等问题,去年以来,纳溪区与江安县毗邻镇村积极探索跨区域党建共建模式,通过组织共筑、产业联姻、治理联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效能,达到党建助农活力得到有力激活、党建“乘数效应”得到充分释放效果,构建起稳定发展共同体。
“用水问题我们协商了七八年,一直没达成一致意见,现在问题得以解决,感谢你们耐心协调!”近日,纳溪区马桥村村民李光明和宜宾市江安县民权村村民李国均,拉着村支书李道容的手,连声表达谢意。
李光明和李国均说的用水问题,源于江安和纳溪田块相邻,共用一个渠道系统,因旱季争水结下了梁子,出于行政区划原因,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纳溪区与江安县跨区域党建共建后,边际两村党支部成为共同体,这一拖了多年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跨区域党建共建
引领乡村振兴
自开展党建共建以来,纳溪区与江安县毗邻区域建立跨区域联合党委1个,设置种植业、酒业、茶业等功能型联合党支部8个。江安县留耕镇重兴村有上百亩桃子基地,但是受交通条件、市场销路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成效一直不理想。纳江“宜泸一体化”党建共建以来,大渡口镇太和村与江安县重兴村成立了桃李产业共育党支部,互相学习管护好方法,互派“土专家”进行种植技术交流培训12次,联合开展抖音直播30余场次,助力两村果农增收10余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产业发展各自为政、势单力薄的局面。
面对农村发展不断涌现的新矛盾和乡村治理新挑战,纳溪区大渡口镇和江安县怡乐镇、留耕镇还以党建共建为引领,进一步深化组织联建、治理联动。今年以来,边际三镇已开展森林防火联合巡查53次,联合应急演练12次,调解民事纠纷47件,将纠纷矛盾化解在了村头,将治理隐患消除在了苗头。“这种通过共享治安联防信息、共同绘制‘森林防灭火一张图’,既提高了突发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纳溪区大渡口镇党委书记钱岚说,这种跨县市级行政区域的多个村开展党建牵手共建,既是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又一项新的探索和实践,也是落实纳江宜泸一体化党建共建要求,有效发挥地理相近、产业相似、发展愿景相同的优势深化合作,推动“一村富”走向“村村富”,“一处美”变成“一片美”,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新性地把跨区域党建共建打造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