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双流:楼底鸡猪鱼兔,楼顶瓜果飘香…… 高楼变“立体菜园”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7-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李正勇 文/图
  你有没有想过,把瓜果种植在楼宇里,把农场搬进城市去?在成都,有一栋小楼正在开展科研实验,让上述梦想照进现实。
  这栋小楼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新安社区,它是一个空中菜园,一个立体农场,一个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在一起的未来建筑新模式。
  6月29日,这栋小楼吸引了中国首届直销行业高质量发展暨助力乡村振兴圆桌会议的代表们,他们走进小楼和小楼附近配套的农场一探究竟,亲身感受其神奇之处,现场体会学习这种农业循环模式带来的全新理念。

未命名-1.jpg

蔬菜上楼。

农场全融合

生态生产生活共享
  走进新安社区,一栋四面透着绿色植物的楼宇出现在眼前。院门两侧的木刻楹联上,“生态生产生活生生不息,天和地和人和万世疆和”格外醒目,横批“三生永和”揭示了这里的科研主题——“三生永和楼宇循环农业系统”模式。
  在项目负责人谷兵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小楼附近和“楼宇循环农业系统”遥相呼应的生态农场,绿油油的稻田里,几只白鹭正翩翩起舞。
  蔬菜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的有机茄子。道路旁的李子成熟了,大家在采摘品尝脆甜的李子时,发现这里还种植着黄花、芥菜等中药材,多种植物生长在一起,非常和谐。果树上随处可见一张张黄、蓝颜色不同的纸张,柠檬树上还挂着一个个假柠檬果。谷兵介绍,这些涂有诱饵的假柠檬和彩色纸是在进行物理驱虫。
  养殖场内,几头身材硕大的安格斯牛格外醒目,小牛们朝着人群哞哞直叫,猪舍内一排排电风扇不停地扇动着。养殖场刘师傅介绍,这些电风扇最大的功效不是降温,而是物理驱蚊,整个农场内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特别让人称道的是,在一片栽种了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季节桃树的桃园里,有椅子、茶几等家具造型的桃树,人们不仅可以采摘红红的桃子,还可围坐在桃林里休闲喝茶。
  据介绍,由于桃树柔韧性较好,被弯曲造型成为各种家具的模样,将生产、生活、生态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备受欢迎的桃树凳子为例,它能让人坐着休闲留影,能结果子,还能对外销售。

农业进楼宇

人与作物和谐共生
  从农场回到办公楼,首先地下室就大有妙处。地下室面积并不大,这里汇聚着几个较大的养鱼池、兔笼、鸡舍和猪舍,还有污水处理池。养鱼池里养着各种各样的鱼,其中多为虹鳟鱼。谷兵自豪地说:“虹鳟鱼对水质要求极高,水质不好很难成活。”
  活蹦乱跳的兔子见到人群显得格外兴奋,小黑猪们则不停地拱着猪栏。身处这样一个动物集中的地方,为何闻不到一点畜禽粪便味?原来,这里通过真空负压系统,把动物粪便全部抽走,进入远处的沼气池进行处理。楼上还有不少住户,同样要产生废水,这些废水经过处理变成液态肥,用于浇灌各个楼层种植的蔬菜瓜果。浇灌用水经过植物的根系及土层过滤,又成为干净的养鱼用水。养鱼的水含有丰富的磷等养分,会重新进入楼宇水网循环系统去浇菜,循环往返。
  记者乘坐电梯上楼,发现楼上房间内住家、办公与普通楼宇毫无二致。但楼道和阳台却非同一般。整栋建筑外体,都栽种着时令蔬菜和果树。低矮的桃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桃子,茄子、豇豆、西红柿遍布,当地有名的二荆条辣椒也成熟了。
  由于采用了特制的外立面结构,很多特制的花盆得以安置在室外步道的两侧,这好比在建筑上人工制造出了大面积的耕地。“三生永和楼宇循环农业系统”项目研发人宋志远介绍:“这栋占地面积375平方米的小楼,通过如此巧妙的设计,制造出了3500平方米的菜地。”宋志远认为,传统的建筑模式,盖一栋楼就少一块耕地,如果推广使用这个新的建筑模式,理论上在全国范围将可以增加几亿亩的土地。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宋志远执着研制和实践“楼宇循环农业系统”项目已经长达20余年。
  宋志远还介绍,小楼居民做饭用的是沼气。只需要在传统建筑管网系统中加一根中水管,就能把有机生活废水和无机生活废水分离。通过真空管网抽走大小便进行发酵,就能获得优质的沼气来做饭。管道埋在地下,地面没有异味,既做到低碳环保,又做到能量循环。
  
三个“有利于”

该模式有望得到推广
  宋志远表示,这栋楼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集成“生态建筑”“有机农业”“环境治理”“绿化产业化”四个子系统,利用城市房屋阳台、走廊、墙体,开展立体有机设施农业生产,将果蔬种上楼房,让城市高楼变成“立体菜园”,能系统地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投资浪费和城市垃圾处理、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
  据悉,早在2018年,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授予该项目所在园区“都市农业研究示范基地”;2022年10月,在第十三届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上,该项目还获得“可持续人居与环境奖”。
  而就在代表们前来考察之际,宋志远收到来自成都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的最新消息。该局表示,经过对该项目现场调研后认为,“三生永和楼宇循环农业系统”项目有利于增加农业种植空间,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并建议该项目作为新型产业试验项目,对第四代建筑营造模式进行丰富和完善。项目合理利用高层建筑的阳台和屋顶实施循环农业种植,打造“空中花园”,美化了城市第五立面,改善了城市热岛效应,可进一步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是探索建设公园城市的一种创新举措,建议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类似项目试点,待取得成效后,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再推广实施。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