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蓉举行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有色獭兔毛色候选基因受到哪些影响?肉用山羊肌内脂肪沉淀的分子机制什么样?乳寡糖怎么保护仔猪肠道屏障?围绕畜牧行业专业学术问题,6月29日,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四川省畜牧科学院主办的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省畜牧兽医教学、科研、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会员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川乡黑猪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父本新品种,它的育成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地方猪种不能大面积推广利用的技术瓶颈。在《川乡黑猪新品种培育及应用》演讲中,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猪研究所所长吕学斌分享了育种体会:“精准育种设计才能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特色鲜明突出、性能指标先进的好猪种。另外,盲目杂交育种可能导致遗传资源的破环,要坚持本品种选育,推动猪种资源保护,优质高效杂交组合、配套系的培育有利于猪种资源的保护。”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安云则围绕“规模化蛋鸡场细菌病防控与减抗探索”主题,详细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如何从育种端开始建立一整套严苛的蛋鸡科学养殖、品质管理的技术体系,力求源头防控鸡蛋食品安全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朱砺等知名专家和行业精英也在学术报告环节就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最新科技进展进行了研讨交流。
会上,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蒋小松在“凝心聚力共奋进 同心逐梦谱新篇——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学会理事会成就。
对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评价,五年来,学会聚焦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产业帮扶、乡村振兴多方面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学术交流、建言献策、评选表彰等工作;积极开展天府畜牧兽医科技奖评选表彰、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工作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交流活动,并聚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了科技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倡议与会人员持续推进生猪稳产保供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牛羊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并拓展对外交流、夯实自身建设。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畜科杯”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旨在激励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四川畜牧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