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徐灿红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四川作为畜牧业大省、畜禽种业大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安排,全力以赴推动畜禽种业先行突破,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今年以来,四川“天府黑猪”“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肉鸭配套系”3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羌山云朵鸡”“黑水凤尾鸡”“平武红鸡”3个畜禽遗传资源,均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今年以来,全国共有6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四川数量占全国一半。
“这3个新品种、3个新资源的认定肯定了四川畜禽种业创新的成效,彰显了四川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成果,丰富了四川畜禽种质资源数量,夯实了四川畜禽种质资源基础,将推动四川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再上台阶。”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3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是四川科研单位和畜禽种业企业长期合作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取得的成果,3个畜禽遗传资源是四川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发现。
几十年来,四川畜禽种业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培育了1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其中:“南江黄羊”成为我国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蜀宣花牛”是中国第六个、黄河以南首次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川白獭兔”是我国首个培育的獭兔新品种;“川乡黑猪”是我国成功培育的首个突破性终端父本新品种,“天府黑猪”实现了以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为主的培育品种“零”突破;“天府黑兔”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黑色中型肉兔新品种;“天府农华麻羽肉鸭配套系”是我国首个麻羽肉鸭配套系。
“天府黑猪”“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肉鸭配套系”等一系列畜禽品种资源入选“国字号”,为四川畜禽种业发展奠定巨大资源优势,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释放资源优势蕴含的巨大后劲,赋能畜禽全产业链,是四川畜禽种业由大做强的关键。
“除了核心技术攻关,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也是重要工作。”雅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雅安将依托四川肉兔的消费市场,打造“天府黑兔”新品种的种源基地,为终端企业提供优良的品种。据悉,雅安还积极在全国推广运用天府农华麻羽肉鸭配套系,将打造年出栏50余万只商品肉鸭的鸭场,实现天府农华麻鸭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畜禽种业优势在本地转化为畜禽产业优势。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四川畜禽种业发展持续有力推进,进一步加快培育优良畜禽自主品种、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扩大良种覆盖面,提升了全省畜禽种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种业振兴,建设农业强省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