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盛朝元)为牢牢守住会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主导粮油经作物在数量、质量和生态上的绝对安全,在整体统筹推动市域主导粮油经作物现代农业园区均衡布局发展的基础上,2023年度市农业农村局牵头重点打造“会理市鹿厂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州级)”。
省、州、市级领导、专家联合调研会理市鹿厂水稻现代农业园区
端稳人民饭碗,再造鱼米之乡。2023年6月16日,会理市鹿厂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的100亩试验田成功投放稻田适养的鲤鱼品种优质鱼苗1000公斤,“稻鱼共生”试点项目在省、州、县(市)专家组跟踪指导下落地落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强调:市、乡(镇)、村三级务要高度重视稻鱼共生试点项目,充分整合人、财、物等多方支持资源,尽心尽力做好稻鱼生产期管理,努力为会理打造一个货真价实的鱼米之乡。为加快州级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创建进程,鹿厂镇精心制定实施《会理市鹿厂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运营管理机制》、《会理市鹿厂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2022-2030年)》和《会理市鹿厂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时,跟进配套政策支持,研究出台《会理市鹿厂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年度推进方案》,具体明确目标任务、建设标准、推进进度等;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严格落实省、州、市关于强化人才、土地、科技、信息、金融等要素保障的政策措施及风险基金、信贷贴息、保费补贴等支持政策。至此,一个人民期待的鱼米之乡呼之欲出。
践行安全战略,把牢粮食安全。为保障水稻等主粮产量产值稳定提升,会理划定主粮生产功能区4.89万亩,设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碑15块、保护界桩2021个,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达4.76万公顷,划定基本农田储备区689个、覆盖面积1.53万亩,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及“旱改水”项目0.3884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万余亩。通过不折不扣践行“农地农用、粮地粮用、良田粮用”总方针,有力保障主粮生产“数量安全”的大目标。为保障水稻等主粮生产的“质量”和“生态”安全,全市以“会理市鹿厂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州级)”为示范创建样板,引领市域六大片区的粮油主导产业认真践行“一控二减三基本”绿色生产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防控、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水旱轮作、稻鱼共生、机耕机播机收等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措施/模式)。
“稻鱼共生”项目示范基地发放鱼苗
创新运管机制,拓展粮油产业链。充分发挥属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的示范引领和主导主体作用,秉持“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企业抓订单”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运营模式,致力构建“行业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着力培育提升园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农户(含脱贫户)与参建企业的合作共赢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带动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元形式,全力确保参建农户稳定创收。践行农旅融合发展新理念,规划建设园区展示平台1个及200米田园观光栈道,进一步完善田间路网、电力线路、边沟硬化、抗旱自救蓄水池、水稻配种育苗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综合农事服务和农机服务两个“中心”,着力把园区打造成会理又一个集观光旅游、网红打卡和观摩培训于一体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目前,会理市鹿厂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对标州级园区建设标准进行提档升级,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补短强弱系列工作,尽快开展“稻鱼共生”“统防统治”“机耕机播机收”“特色油菜种植写生基地”等集成示范工作,尽快争取通过州级检查验收。崭新的“鱼米之乡”勾起会理人民浓浓的乡愁,承载着稳粮保供、致富一方的重要使命开拓前进。“硬核党建引领+科技人才支撑+机制模式创新”,会理“鱼米之乡”大有可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