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许继刚 记者 周金泉
在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扯旗社区,当地干部带头引领示范,将一家公司经营不善的食用玫瑰园充分利用起来,提档升级,以玫瑰鲜花为原料,加工出了玫瑰鲜花饼、玫瑰茶、玫瑰露、玫瑰酱,从而使玫瑰园重焕生机。
挑选玫瑰鲜花。扯旗社区供图
找到出路 开发系列玫瑰产品
6月15日,记者来到扯旗社区这片100余亩的玫瑰园,虽然早已过了盛花期,但仍然能看到还在绽放的玫瑰花,一朵朵粉红粉红娇艳欲滴,这些玫瑰只要没遇下雨、沾水,都将被采摘花瓣用于制作玫瑰鲜花饼等产品。
“这个食用玫瑰园,本是社区原来引进的一家公司搞起来的,但公司一直没有深加工,只是卖鲜花原料,后来行情不好,经营不下去了。”扯旗社区党委书记沈明说,“恰好在2019年,玫瑰园一旁建起了社区唯一一个新村——扯旗幸福美丽新村,有82户、220人入住,政府要求书记带头配合新村搞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因为我自身也在经营一家农业公司,于是就和那家公司一起合伙办了全镇首届食用玫瑰观赏节,同时把玫瑰园‘接盘’过来。”
食用玫瑰的花期是从4月到10月,4月又是盛花期,大量的食用玫瑰鲜花怎么才能找到出路?沈明决定搞加工,自产自销。他通过考察,于2019年玫瑰观赏节期间从云南引进了鲜花饼制作技术,请来了技术师傅现场纯手工制作,还开发了玫瑰茶、玫瑰露、玫瑰酱,线下销售均受到了周边市民青睐。
沈明说:“制作鲜花饼,需采摘没有淋雨的玫瑰新鲜花瓣,按一定比例加入蜂蜜、白糖揉制成酱,玫瑰酱再加入黄油等原料就成了鲜花饼的馅料;制作玫瑰花茶,采摘下来的未经淋雨的鲜花必须48小时内烘干;玫瑰露则要采摘玫瑰鲜花进行蒸馏。每年4月至6月,我们在玫瑰园现场和加工作坊制作鲜花饼,一是直接销售给赏花的市民,二是承接订单,全年可生产5万—6万个鲜花饼,卖5元/个,利润几乎就有一半;而玫瑰茶、玫瑰露、玫瑰酱目前的利润还比较少,主要是没有形成批量生产。”
改换品种 只为吃出花瓣的感觉
据了解,为了打造好食用玫瑰产业链,沈明的公司迄今已投入了200余万元,对玫瑰园区和加工作坊改造升级,并将园区的食用玫瑰品种全部更换成了山东平阴玫瑰。因为原来的玫瑰园大多都种的是“四川老玫瑰”,花期短,花瓣薄,制作的鲜花饼口感差,“吃不出花瓣的感觉”;而山东平阴玫瑰则花期长、花瓣厚、香味够,用此制作的鲜花饼口感好。沈明所有的投入预计还有3—5年才能收回。
玫瑰园区管理员罗国志看好食用玫瑰的发展前景,他说:“食用玫瑰根本就不用打药,除前期建园成本外,每年就除除草、修修枝,然后隔几年再防一次虫,投入不多。但是,种植的第二年就可亩产鲜花800斤左右,第三年盛产期亩产鲜花可达1200斤。”
“食用玫瑰园的观赏价值和玫瑰系列加工产品,为我们社区聚集了人气,促进了新村的发展,每年带动社区六七十岁老人就业约 1000人次,1 天可挣工钱100—120元。”沈明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地处双流区空港创意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的优势,以及不久后就要通车的天马大道的优势,对玫瑰园和玫瑰产业进一步规划,使所有的产品都能批量生产,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