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近年来,邛崃市农业农村局不断探索信息化监管新手段,积极开展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试点,动物卫生检疫工作质效明显提升。2023年6月12日,农业农村部专家组一行,对邛崃市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试点工作开展现场评估,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考核。
主要做法是:
一是实现动物检疫监督基础信息集成。动态调整完善官方兽医、养殖场户和屠宰场等主体基础信息。备案养殖场(户)信息40052条,车辆584辆,动物贩运人471人,屠宰场备案5家。
二是实现检疫申报由线下到线上转移。依托“”智慧动监系统,养殖场户可提前申报,官方兽医及时线上受理,通过现场检疫、平台核实,实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线上生成。
三是实现调运落地实时核销反馈。调运生猪落地屠后,属地官方兽医依托电子出证系统自动校核功能,开展现场核查,系统查验到达信息与检疫票面信息一致的,及时收证反馈启运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效杜绝非法调运行为发生。
四是实现全链条监督管理。通过智慧动监电子出证系统,实行动物运输车辆备案与检疫出证关联,动物运输车辆台账自动生成,免疫信息实时上传等,推进推进畜禽养殖和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全链条闭环智慧监管模式。
成效:
通过试点,邛崃市产地检疫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生猪检疫效率提升,成本大大降低。传统线下检疫时间每车次需要约10分钟,到现在每车次受理需约3分钟,工作效率提升约3倍,每个站点平均每年节约经费约1万元。
二是避免盗票、申报造假等违法行为。无纸化检疫证明出具后向申报人和承运人的微信推送,并增加动态时间戳,实现检疫出证“无法截图、拍照无效”,有效杜绝人为涂改造假,检疫合格证明相比传统打印票据,具有更加规范、携带更加便捷安全的优点。
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通过无纸化出证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杜绝没有经过免疫的生猪、以及来源不明的生猪以及染疫生猪进入邛崃市场,有力守护群众食品安全。
截止目前,邛崃市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占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