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绵阳市政府副市长、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 致力破解“怎么种”“种哪里”“谁来种”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6-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徐灿红 张雪 记者 邓嗣华 周金泉
  “粮猪安天下”,这是对四川在全国农业版图中战略地位的简洁又精准概括。拿这五个字来描述三台,也是最恰当的:生猪出栏全省第一、油料总产全省第一、粮食总产全省前三。来到三台,三台人会很骄傲地用另一种理解更直观的方式告诉你:我们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天的粮、两天的油和半天的猪肉。

未命名-1.jpg

吴明禹下乡调研玉米地。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三台,具有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的典型特征。在四川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中,三台占有一席之地,也因其在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中位列榜首。
  毫无疑问,三台具有农业优势也基于农业优势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丘区示范,三台的重要地位自然当仁不让。
  这是怎样的一份使命担当?近日,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绵阳市政府副市长、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
  记者:农业是三台的优势和强项,如何让外界从这个角度来迅速认识三台了解三台?
  吴明禹:近年来,我们立足县情实际,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经济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成为全省两个、全市唯一蝉联四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县,全省五个、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县,全省三个、全市唯一的“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 
  特别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立足坚实的农业资源本底优势,勇担维护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政治之责,生猪出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油料总产连续六年全省第一、粮食总产连续四年全省前三。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成功入选“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坚决扛起“四川生猪种业第一县”大旗,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建成开放,生猪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作为全省川猪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我们在持续完善“育、繁、推”生产体系基础上,深化“产、加、销”市场体系,成功创建全省三个、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2022年生猪全产业链产值达113亿元,百亿级富民产业全面形成。
  记者: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为丘区典型和代表,近一年来,三台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亮点?
  吴明禹:作为全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领头羊”,过去一年,在新冠疫情、高温干旱叠加,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农资价格上涨等多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之下,我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生产再夺丰收,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三台贡献。
  首先,我们着力破解“怎么种”的问题,以科技引领提高单产。去年,为了攻克再生稻在川北地区生产这一难题,我县率先试验,打出品种筛选和技术配套“组合拳”,成功在川北地区种出高产再生稻,实现了“一种双收”“吨粮田”目标。目前,再生稻在我县还处于小面积试验阶段,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开展各项技术集成等研究和试验探索,为全省再生稻的拓展扩面和粮食增产作出贡献。
  其次,我们着力破解“种哪里”的问题,多渠道扩大种粮面积。三台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撂荒地整治十条硬措施》,去年整治撂荒地1.99万亩,相关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农业情况交流》专题刊载推广。深入实施粮经复合种植行动,实行“低效腾退、高效间种、经果上山”,发展“粮—菜”“粮—果”“粮—药”等粮经复合种植19万亩。同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96.8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
  最后,我们着力破解“谁来种”的问题,全方位培育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平台载体作用,通过制定种粮大户补贴等激励政策,吸引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粮油生产,目前全县从事粮油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达900余户。同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将零散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破解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难题,目前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1.2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
  记者:“谁来种”还涉及种粮挣不挣钱的现实问题,这也是目前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对此,三台有没有具体针对性措施?
  吴明禹: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始终围绕提升种粮农户收益这一立足点,不断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主动性。
  一是全面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我们依托“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创建优势,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产销对接等环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今年农业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涉农资金4.3亿元,确保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涉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实际种粮农民利益。
  三是提升抗风险能力。切实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确保三大粮食作物的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坚实保障。健全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加快祠堂湾水库等重要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局面。
  四是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创新开发“托托服务”线上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线上下单,线下生产物资配送、订制作业和托管服务,进一步提升粮油种植社会化服务水平,切实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