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12-18

基本情况

坦溪镇距离平昌县城8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6062户21858人。截止目前,共有贫困户810户2481人。其中,2014年脱贫180户602人,2015年脱贫100户369人,2016年脱贫155户489人,2017年脱贫82户232人,2018年脱贫247户659人。剩余46户130人预计2019年脱贫。全镇共有贫困村3个,苟溪村2016年脱贫摘帽,青云村2017年脱贫摘帽,跃进村2019年脱贫摘帽。

农业产业发展

根据平昌县“一核一轴一圈多组团”的总体规划,坦溪镇坚持规划先引,依托坦溪大桥、国道G542线的修建,以青云村何家坝为中心,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设坦溪新型社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一区二线三片”培育新型特色城镇,以百里森林长廊和巴河为连接枢纽,巴河东面以民兴村、孤山村、黑山村为主的“孤黑山”片区,及巴河西侧的四个行政村为切入点,打造“二线三片”城市近郊旅游环线。同时实施“两园一廊”核心创意产业,即巴河东北面金山坪乡村运动公园→坦溪河巴鱼美食长廊→巴河西侧的百花谷森林乐园。优化农村农业结构,深化农旅结合,强力推进乡村产业化进程、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实现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住宿”五位一体的新型农旅综合体构想,全面推动坦溪发展。

1.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坦溪镇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引导农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公司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一是连片集中,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基地达8900亩,其中,青花椒基地3200亩,主要分布在青云、立垭至大蜡一线;核桃产业1200亩,主要分布在黑山,中坝至苟溪一线;水产养殖基地1600亩,分布在苟溪至青云和孤山至立垭一线;水果基地2600亩,分布于黑山、孤山、民兴、苟溪和跃进等村;青云村中药材种植300亩。通过两年的建设,目前部分产业基地初见效益,示范带动效益明显。

2.观光休闲农业起步良好。借助靠近县城的区域优势,精准定位,坚持以农为本、农旅结合、协调发展,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孤山、黑山、民兴等村根据自身的交通、生态、水域、农业等资源优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休闲垂钓、赏花观光、果蔬采摘等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打造乡村旅游。

3.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通过大力的招商引资、回引创业,坦溪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主要体现在一是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不断壮大。通过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全镇已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二是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不断涌现。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4.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一是实行代养保底包回购。按“养殖企业+养殖户”方式,由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并保底回收,养殖户实现无风险代养保增收。如:大蜡玖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大蜡村养殖户提供巴山黑猪品种并技术指导,将小猪交由农户代养,以保底价回收,若市场价格超出保底价,按市场价回收。二是实行土地流转,农户入园区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由种植企业成片规模流转土地,雇佣农户参与园区建设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农户实现了流转租金保吃饭、劳务收入促增收,实现了农民收入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5、小微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年初,各村因户施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18年度贫困户小微经济规划,目前全镇共有300余户贫困户建有小禽园、小菜园、小果园、小鱼塘。2018年落实贫困户增收资金75.6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贫困户自身发展小微经济,成功后根据发展规模予以补助,解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小微经济,解决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增强了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和脱贫内生动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德强种植专业合作社

德强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孤山村五社,于2016年7月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组建成立。共流转农户土地315亩。主要从事水果种植,水产养殖,蔬菜及特色种植的多种发展。其中用于种植樱桃200亩,梨子115亩,水产养殖30亩。

2、金山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金山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孤山村二社,于2016年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组建成立,共流转农户土地500亩,主要从事果蔬、畜禽养殖、水产及特色种养殖的多种发展。其中种植猕猴桃150亩,李子200亩,无花果、樱桃共50亩,水产100亩。养有四大家鱼、名优青鳙、大口鲢等 。

3、金顺养殖专业合作社

金顺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孤山村三社,于2015年9月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组建成立。共流转农户土地 837亩,其中耕地603亩。主要从事水产、畜禽养殖,果蔬及特色养殖的多种发展。园区修建土石公路4公里,已建鱼塘5口,水域面积83亩,养有四大家鱼、名优青鳙、大口鲢等。鱼塘设备达到全国最先进的全自动控制,安装了自动控制仪鱼尔乐1台,变频增氧机3台,超叶轮增氧机5台,微孔暴气增氧机2套。在县、乡农业畜牧部门的指导下,修建养殖棚8幢,达2000余平方米。种植的水蜜桃、雪梨、翠红李、枇杷、红心蜜柚,红橘近600余亩。

4、科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科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孤山村一社,于2016年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组建成立。共流转农户土地 688.6亩。主要从事水果种植、果蔬及特色养殖的多种发展。其中用于种植桃287.6亩,李子198亩,梨子203亩 。

5、跃农业合作社

腾跃农业合作社位于孤山村三社,于2017年9月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组建成立。共流转农户土地20亩, 主要从事兔业养殖,水产、果蔬及特色养殖的多种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全镇规划的的脱贫攻坚类项目推进有序,按照平昌县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清单所下达的任务,坦溪镇村道加宽31.6公里已完成25.8公里。剩余5.8公里因项目调整,延后实施。社道路硬化38.1公里目前已经完成21.6公里,剩余16.5公里因项目调整延后实施。产业路12公里已经建设完毕,山坪塘整治12口已经竣工11口,实施安全饮水139户已完成135户,实施易地搬迁112户,目前已经全部建成达到入住条件。

脱贫攻坚

一、易地搬迁

2018年,全镇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0户276人,其中分散插花安置、集镇购买安置、投亲靠友安置38户107人。村内集中安置52户159人。坦溪镇主要通过“四定四锁实。方法推进坦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1、定户,锁定搬迁对象。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识别,我们采取三审三公示的模式,即社评选-分社公示-村评议-整村公示-镇审核-公示-上报备案,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2、定点,锁实搬迁安置方式。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适度聚居”的原则,全镇共建14个安置点共安置52户159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1个,其余为易地扶贫搬迁与土地增减挂钩混合聚居点),采取统规自建的建房方式。投亲靠友安置6户13人,购房安置8户32人,分散安置24户72人)

3、定标,锁实房屋面积。严格执行2人户50平方米、3人户75平方米、4人户100平方米、5人户125平方米、6人及以上不得超过150平方米的标准,为搬迁户提供8套设计户型(25㎡、50㎡、75㎡、100㎡、124.28㎡、),户主根据推广户型图及锁定人口选择户型及面积,建房资金采取财政补助加贫困户自筹的方式解决。严格执行贫困户自筹资金每户不超过一万元,每人不超过2500元的标准,杜绝贫困户因易地扶贫搬迁而负债。

4、定责,锁实帮扶责任。分村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依靠“三支力量”,把每个村按照社别、点位社分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名镇领导一名村干部一名社干部,按照责任到人、攻坚到点的推进机制,实行组团攻坚。所有攻坚干部实行“六包”,即:包点位具体问题解决;包建房款收缴;包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包旧房拆除复垦;包村风民风教化。包对象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建房户实行“统规代建”按照“五通五有”同步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二、危房改造

1、基本情况。目前,根据危改锁定数据,全镇“四类重点”人员危房改造共计22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低保户10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19户。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2户)

2、推进措施。目前,坦溪镇危改方式主要以分户规划,统一施工为操作模式,即贫困群众自行改造屋顶,屋面等,镇规建站针对贫困群众房屋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户确立危改内容,下达危改清单并控制危改总价。意向施工队按照计划列出单价和总价,然后通过群众大会竞争性谈判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确定后,分户签订危改协议实施危改。整个危改工程主要以满足基本住房安全保障为主,建档立卡贫困户C级危改原则上控制在2.8万元每户之内。

3、改造实施情况。截止2018年11月,全镇10个村累计共完成改造17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低保户31户、残疾贫困人家庭9户、其他户64户。

三、精细化帮扶工作

全镇共有帮扶责任人277人。每个帮扶责任人平均帮扶帮扶贫困户约3户。镇,村两级共有党员干部帮扶责任人133人。市级帮扶单位1个(巴中市检察院帮扶苟溪村、孤山村),县级帮扶单位4个(县卫计局帮扶青云村、复兴村,县港华燃气公司帮扶苟溪村,县国土资源局帮扶跃进村、中坝村、县不动产登记局帮扶黑山村)市县级挂联领导2人,驻村工作队第一队长8人,队长10人,第一书记8人,农技员3人(3个贫困村已全覆盖)农业巡回服务小组3个,乡镇挂联领导9人。目前,坦溪镇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已经初见成效。镇、村两级单位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到贫困户家中走访2次及以上,了解贫困户的思想动态,帮扶贫困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规划。宣传精准脱贫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截止目前,坦溪镇贫困户在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带领下,已组织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五小经济500余户,协助外出务工就业600余人。

基层治理

继续抓实辖区内乡风文明建设,发挥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围绕思想道德、环境卫生、扫黑除恶、维稳治乱、感恩自立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乡风民风教育整治:加大宣传力度,发挥驻村工作队工作优势,及时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利用农民夜校、文艺汇演、群众大会等多种途径引导村民深入了解、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完善村规民约监督执行机制,加快推动村规民约教化人心的进程。齐心协力带领全镇人民齐心协力脱贫致富抓产业、奔小康。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