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剑阁:“天府粮仓”有了剑阁模式 地里增产做到“见缝插针”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6-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郭蒙 文/图
  6月4日,剑阁县从南到北普降及时雨。这场雨解了剑阁的“渴”,全县迅速抢墒情,应季节,快播种。公兴镇人马垭村400亩大豆已经在5月30日前全部完成套种,全镇7560亩也正在做最后的冲刺。“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农作物在地里跑‘接力赛’,小春作物收割了立即就得种大春作物,高效利用土地就是我们增产粮食的法宝。”剑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怀鹏说。

未命名-1.jpg

普安镇松林村玉米大豆套种示范片。

抢时间种闲地 “见缝插针”种粮食

早在3月,剑阁县普安镇闻溪村村民就开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我镇采取‘2行玉米+4行大豆’的种植模式,既保证了玉米不减产,又多增收一季豆子,成功‘膨’大了粮食总产量。”副镇长何绍格说。
  种玉米套大豆如何就“膨”大了粮食?剑阁县木马镇副镇长邱子龙介绍,3月,地里还有冬小麦的时候就在预留下的间隔行里种上春玉米;5月小麦收割了,冬小麦的间行地腾空出来了,这时3月种下的春玉米已经长到半人高了,6月就立即在小麦收完的空行子上种上大豆;等大豆成熟了,春玉米也到收获季,整块地又种上冬小麦并为来年预留行。预留行里可种上豌胡豆等小杂粮。“传统旱作物是一季春玉米一季冬小麦,现在是在保障玉米和小麦不减产的情况下多收了一季大豆,还有土豆和豌胡豆的加持!”剑阁县的旱地,基本实现每亩收一吨的“吨粮田”,达到一年至少三熟。
  这样,剑阁“见缝插针”把土地满打满算都种上了粮食。这种做法的要义就是抢时间种闲地,在保障基本粮食的情况下,种什么东西都是赚的。普安镇闻溪村党支部书记廖荣松表示:“我们今年还打算在玉米地套种海椒50亩,既保障了村民‘米袋子’,也满足了城区居民‘菜篮子’,同时提高群众收入。”

未命名-1.jpg

市县领导指导剑阁县“天府粮仓”建设工作。

响应国家号召 推广大豆玉米套种技术
  剑阁县去年就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大豆玉米套种技术,并于去年3月10日,在该县公兴镇宝龙村等地召开了剑阁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暨春耕生产现场会,特邀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等给各乡镇分管领导、公兴镇村民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木马镇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方案》,围绕新培育品种、种植技术新型播种方式等,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组织农技人员通过“送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现场精准指导农机保养、调试和农机具检修等,今年以来,培训人次达300余次,农机手操作培训实现全覆盖,确保安全稳定抓生产。
  为使群众打消顾虑,剑阁县普安镇党员干部带头种,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组织189名村、组干部种植2100余亩。专业大户示范种,积极引导剑雄农投、村集体经济组织、助农合作社等165家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种植9300余亩。在示范带动和利好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户也开始主动种,1.2万余户农户主动种植1.36万亩。
  “我家去年就尝试了大豆玉米套种模式,相比净作玉米或大豆,每亩粮食增收效果明显,今年通过土地调型,增加种植面积40余亩,现已全部进入田管阶段。”业主梁海勋说。据悉,去年普安镇闻溪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余亩,在传统单种玉米和大豆的基础上,增收约15%,村民纷纷表示今年将扩大种植面积,今年预计全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00余亩。
  汉阳镇党委书记张大军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播种玉米2431亩。

实施“33111”工程 成就剑阁经验模式
  为确保开展复合种植的农户愿种、能种、会种,剑阁县实施“33111”工程,全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33111”工程即:在全县建立3个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每个乡镇建设不低于 300 亩的示范片,推广1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农艺集成技术,建成 1 条大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建立1套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大豆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由“1+1+1+N”构成,包括1个县级大豆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科级编制,聘请省农科院、川农大大豆专家团加入研究院)、1个专家库、1个县级技术指导组、多个乡镇服务小分队。
  同时,剑阁县制定了《剑阁县大力发展大豆产业十条措施》和大豆产业发展扶持补贴政策,整合资金支持大豆生产。对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各类经营主体,在中央、省财政每亩补贴200元基础上,县财政整合2000万元涉农资金,极大调动了各类主体改种扩种大豆积极性。将全县80%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安排到示范种植地块。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村集体和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建设10处烘干仓储物流设施,解决大豆玉米烘干仓储难题。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百亩以上的经营主体购置大豆播种机、施肥机和收割机的,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额外资金支持,累计补贴比例达到90%,推广耕种收全程机械300台(套)以上,执行地方大豆保险,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工作专班对剑阁做法进行了专题总结:
  剑阁县着眼大豆全产业链建设,组建县级大豆产业全产业链办公室,专门负责大豆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在供种上,在大豆传统优势种植区建设育制种基地提纯复壮剑门小黄豆,筛选更多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在加工上,推动现有130余家作坊式大豆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组建企业联盟,增强大豆及其制品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品牌上,以“剑门关豆腐”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引导企业采取标准化生产模式,打造更多大豆产品新品牌。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