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文 马潇潇)近日,笔者来到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返乡农民朱秀洪的无花果基地看到,4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无花果装入篮子运往省道泸(州)—宜(宾)边销售,满足过往车辆行人尝鲜的需求。
“采用新技术种植无花果划得来,虽然产量要低些,但价格高,每斤要卖到25元,根本不愁销。”看着采摘下来的无花果,朱秀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无花果上市通常在7月中旬。朱秀洪这两年在种植过程中采取“大树模式”种植的无花果,提前到5月下旬就上市,足足提早了50多天。朱秀洪告诉笔者,所谓无花果“大树模式”,就是上年冬季在对无花果树修枝时,按树枝的不同高低,蓄留好老枝,作为春果枝。开春后,老枝枝节处就会长出春果,春果比修剪后再发新芽结出的夏果整整提早了50多天上市。
这两年,朱秀洪不断总结春果种植技术,并将蓄留春果的无花果树面积扩大到了20亩,亩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这两年蓄留的20亩春果的收入,足够支付60亩果园的人工、有机肥、防病治虫害等管护费用,夏秋两季无花果收入全是赚的,无花果这种‘大树模式’,让我尝足了甜头。”朱秀洪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