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隆昌:“宵夜一哥”小龙虾,如何“链”动大产业?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5-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林巧 记者 洪瑜 文/图
  嗦手指、喝啤酒……每到夏季,小龙虾都是夜宵的主角。当前正是小龙虾火爆上市的时节,油爆、蒜香、白灼等各种吃法的小龙虾不仅是饕客们喜爱的美食,更成为点亮“夜经济”的“助推器”。
  一只小龙虾如何“链”动大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创造更大价值?近日,记者走进有着“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四川省首批‘隆昌稻田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等称号的内江市隆昌市进行了实地采访。

5e1b21d7243ddbf1965b5914fd8f7d71_%E6%9C%AA%E5%91%BD%E5%90%8D-1.jpg

隆昌市胡家镇双龙村稻虾养殖基地。

小龙虾带旺旅游餐饮业 游客直言“吃不够”
  “2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总量超过2.18亿元。”这是今年“五一”期间,隆昌举办“稻田虾音乐美食节”交出的答卷。
  纵观整个“五一”假期,隆昌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6.69%;实现旅游收入超2亿元,同比增长16.16%。可以看出,“稻田虾音乐美食节”对隆昌旅游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旅游经济向好,小龙虾热度不减。5月16日,临近中午,记者走进内江市隆昌市胡家镇付家桥社区看到,一家名为金玉园的餐饮店内生意火爆,厨师段绪成正忙着烹饪小龙虾。
  “小龙虾卖得最好,是必点菜系!”餐馆老板王应辉认为,借着当地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东风”,最近几年,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尤其是“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受到热捧。“周末高峰期,每天能卖出近500斤小龙虾。”王应辉说。
  像王应辉一样,李晓彬的餐饮店也借助小龙虾搭上了餐饮“顺风车”。“我只做清蒸、蒜蓉、麻辣这三个口味,虽然选择少但味道保证好!”走在金鹅街道山川街上,小龙虾店铺内人声鼎沸。李晓彬的店铺位于街道一隅,店内的7张餐桌全部坐满。据介绍,其店铺以经营小龙虾为主,现日均销售小龙虾近100斤。
  在他的店旁,紧邻着的某家小龙虾老店,生意同样火爆。“隆昌小龙虾真的太巴适了!个头大,肉质紧实Q弹,口感非常好!”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深在品尝了小龙虾后点赞,“我们三家人相约从成都到隆昌玩,原本只是想尝一尝小龙虾,结果来隆昌两天,吃小龙虾就吃了三顿了,每次都有惊喜,每次都能一扫而光!”
  如今,走在隆昌大街小巷,不管是乡镇老街的小店,还是城市街头的新晋网红打卡店,小龙虾店铺生意红火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作为当下“宵夜一哥”,小龙虾妥妥地占据了隆昌的宵夜“C”位,成为文旅“顶流”、点亮“夜经济”的“助推器”。

“链”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村民端起“金饭碗”
  除了让游客们大快朵颐外,小龙虾也让隆昌人端起了“金饭碗”。在距隆昌城区不到15公里的胡家镇,当地依托丰富的稻、渔、果资源,形成了“吃有小龙虾、生态米,住有川南民居、精品民宿,行有旅游环线,游有田园美景,娱有垂钓、采摘”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站在胡家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双龙村高标准农田的田埂上,眼前一派热闹繁忙景象。农人们并排弯腰忙着插秧,一群群白鹤悠闲低飞。
  “村里原来有300余亩荒地,几个年轻人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搞起稻虾综合种养,不仅让撂荒地重焕生机,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胡家镇双龙村党总支书记卢小勇说起村子的变化,满脸高兴。
  卢小勇口中的合作社正是李峰负责经营的景兴稻虾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辐射带动村民养殖小龙虾面积400多亩,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近段时间忙着插秧,等到田里的小龙虾长大一些,对外开放‘钓虾’,又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游玩。”李峰说。
  依托小龙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胡家镇早有经验。在今年“五一”期间,胡家镇双龙村作为隆昌稻田虾美食节的分会场,开展了稻渔稻虾“钓、捉、品、画”体验以及美食品尝、农产品展销、文艺演出等精彩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游玩体验。
  “钓小龙虾、品小龙虾、浑水摸鱼这类互动性强的活动非常受欢迎,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水产文化。”胡家镇副镇长周祥认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推动稳粮增收,还丰富了乡村农旅业态,延伸了水产产业链条。
  “我们已布局稻田虾集散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建立虾田米加工中心、科技成果和展示中心,正在发展稻虾观光垂钓园,同时规划建设智慧化信息平台、虾趣文化美食街、稻香里民宿、乡村印记馆等,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十分看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前景,据他介绍,胡家镇按照“全域”布局,当地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至1.4万亩,现年产优质水稻4000吨,年产小龙虾1200吨。
  “隆昌人一直有‘一田两用、稻渔共生’的稻田养鱼养虾传统。几十年来,这个传统没有变,而变的是从最初的单一养殖,升级为稻渔综合种养,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隆昌市渔业发展中心防疫检疫副股长杨露说。

数读

隆昌稻虾产业规模
  目前,隆昌建成稻渔综合种养17.1万亩,其中标准化稻虾种养8万余亩。仅2022年,隆昌市优质水稻、水产品、稻田虾年产量就分别达到14.6万吨、3.9万吨、1.06万吨,稻渔总产值达18.43亿元以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