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五区共兴”第六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地处川滇藏甘青交界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生态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沛、民族文化多彩,在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5月2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五区共兴”第六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看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如何提高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五区共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专场。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同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阿坝州、甘孜州都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阿坝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许磊介绍,在生态体系健全上,该州全面划定“三区三线”,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田长制责任,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护能力不断增强。
体系机制支撑下,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快推进。2022年,阿坝州林草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5.6%,湿地面积达到881万亩,占全省的47.7%,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成绩进入到全省“第一梯队”,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名,国省水质考核断面首次实现全域Ⅱ类标准以上,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前列。
甘孜州政府副州长何小平介绍,该州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颁布实施四川省首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甘孜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森林资源管控“四个最严”制度,切实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织密水生态、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大网,甘孜州生态环境逐年向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21年保持“双增长”,总量居全省第一,公众生态环境综合满意度排名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坚持生态优先的同时,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阿坝州,特色农牧业贡献力不断增强。许磊说:“2022年,我们累计发展优质水果31.07万亩、错季蔬菜29.46万亩、高原花卉1.5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场所142个,创建州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个,‘净土阿坝’品牌成功进驻成都大运会。”
许磊介绍,阿坝州精心打造“全域九寨休闲之旅、黄河文化体验之旅、熊猫家园亲近之旅、藏羌走廊探寻之旅、雪山草地红色之旅”五条线路,“四季音乐节”风生水起,乡村旅游、冬季旅游蓬勃发展。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0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6亿元,两项数据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提出更多‘含绿量’‘含技量’‘含智量’的约束性指标,推动新发展理念具体化、指标化、科学化,指导发展行为,提升发展成色。”何小平说,围绕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三篇文章”,甘孜州不断夯实生态经济底部根基。康定、色达成为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当前正推进林草碳汇试点项目,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全面落实省委“五区共兴”战略部署,何小平表示,甘孜州将扩大开放借外力。“扩大东融西联南拓北延立体开放格局,积极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的先进市搭建合作平台,与宜宾市加快建‘甘宜’园区、与遂宁市共建‘遂甘’园区,加快融入全省经济文化体系。”何小平表示,要借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省内对口帮扶载体,加强与毗邻的阿坝州协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