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平昌讯(杨霞 特约通讯员 王诸德) 作为“三边村”的平昌县喜神乡三官村,由于十分偏远是个典型的“边荒荒”,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可喜的是,近几年三官村在脱贫攻坚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密切配合下,通过真帮实扶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当前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来看,这个“三边村”在全乡没有掉队“拖后腿”。
三官村海拔680米、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辖9个农业合作社,与通江县麻石镇土顶子村接壤,一直以来,因为自然条件差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经济状况不理想,全村242户村民尙有67户贫困户。尽管如此,该村还是排在了非贫困村的行列。自脫贫攻坚战全面展开,帮扶单位进驻到村后,真扶贫、扶真贫、针对村情及贫困户现状与村“两委”分析探讨,因地施策,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一套发展方案。
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齐驱并进,三官村有村社道路10多公里,几年来已完成硬化10余公里。现有近5公里社道路及院户路,目前正着手硬化准备工作。为让老百姓早日摆脱贫困,快速致富奔小康。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脱贫攻坚政策,他们和村“两委”通过实施返乡创业,引进业主发展“青花椒”1116亩,其中,2018年新增培植花椒816亩,过去培育部分已挂果。这样一来,使该村实现了花椒产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帮助群众发展长效和短期经济项目。
他们除了推进产业发展,还组织看望慰问困难群众。11月23日,三官村驻村工作队第一队长王小兵及帮扶单位“平昌国家粮食储备库”支部书记高磊又一次带着真情,走访了67户贫困户,并给每户送去了10斤菜油和10斤大米。不仅如此,让贫困户到花椒等产业园区务工挣钱,使他们既有获得感又有幸福感。
三官村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单位对贫困群众的热心帮扶体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意识、政治意识,他们的帮扶行动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也坚定了脱贫的信心及决心。目前,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键,正是推车上坎的紧要关头,相信有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村“两委”共同努力,老百姓脱贫奔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