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范莉
去年,遂宁市安居区创造了大豆每亩 180.2 公斤的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今年遂宁大豆种植又如何发力呢?
4月19—21日,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大豆产业技术服务团第6团(以下简称“大豆产业团”)首席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豆类杂粮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叶鹏盛研究员带领团队,深入遂宁市大英县、射洪市、安居区等地的多个乡镇开展了大豆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助力当地大豆产业跑出“加速度”。
专家服务团在射洪市太乙镇富强村现场指导。 省农科院供图
去年,大豆产业团对遂宁大豆生产进行调研,发现当地存在大豆良种供应不足、部分农户种植效益不高、大豆生产机械设备缺乏等突出问题。
“2023年本团将继续围绕大豆产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扎根地方的农村技术骨干和农业致富带头人,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开展产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指导、科技示范户培育、下沉基地技术指导,多措并举挖掘大豆种植潜力。”叶鹏盛说。
在此期间,专家服务团一行分别深入遂宁市各区市县开展了大豆生产技术培训。叶鹏盛重点讲解了大豆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正高级农艺师夏劲松则带来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抗旱栽培技术”。
叶鹏盛告诉记者,在这次三天的下乡服务中,针对遂宁市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瓶颈,专家服务团通过对接遂宁市及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公司及合作社,建立“师带徒”和结对帮扶等机制;结合各产区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因地制宜、科学施策,从种源培育、路径探索、机械研发、产销链条构建等方面提供各类科技帮扶,积极推动遂宁市大豆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