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补齐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76个乡镇开展提质增效重点建设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4-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
  4月26日,范长江故里,一拨拨中小学生走进“甜城悦读”长江书屋、研学实践基地练习非遗剪纸、学习中药文化;同一时间,沱江岸边,一拨拨游人走进红糖工坊、糖业故事馆体验手工制糖……当天,四川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内江市召开,与会人员实地参观的内江市田家镇、龙门镇正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多点开花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三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建设,各地整合投入财政资金并撬动社会资本共计3.5亿元,新建、改扩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269个,面积18.8万平方米,试点乡镇融合特色文化,创新呈现形式,进一步补齐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短板,逐渐形成了一批县域文化副中心。会议总结了三年来全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建设经验,并对今年76个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建设的乡镇作出安排部署。

5e1b21d7243ddbf1965b5914fd8f7d71_%E6%9C%AA%E5%91%BD%E5%90%8D-1.jpg

“甜城悦读”长江书屋学生正在学习非遗剪纸。

填洼地、补短板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以特色文化IP提质
  乡镇上联县城、下接乡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设施共建共享的重要节点,是承接公共服务资源下移的重要平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高中伟表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是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务实举措、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应然之举。
  从数量上看,目前,我省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8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39万个,城乡公共文化的差距逐步缩小。但同时,我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还不高,脱贫攻坚以来,大量资金和项目向村(社区)倾斜后,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已有较大提高,“镇不如村”的现象明显,乡镇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洼地,难以发挥在县域中的支撑作用。此外,我省地域广阔,区域间经济发展、文旅事业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定差距。
  围绕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1+5+N”(1个文化综合体、5个功能区、N种创新模式)建设运营模式为重点,三年来全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建设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文化综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乡镇特色文化更加彰显、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推进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向前迈进
  会议指出,当前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建设存在重视不够,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品质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单一等问题。会议对接下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要抓好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升乡镇文化综合体品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模式等。
  在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上,会议要求,中心乡镇要主动提高标准,在增量上做文章,扩大影响半径,其他乡镇要与中心乡镇错位配置、相互补充,形成经纬有序、错落有致的文化发展空间格局。
  文化综合体的建设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同时还需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具体而言,文化活动要做到“两结合一共赏”,即:“大小结合”“老中青结合”“雅俗共赏”。
  “今年,我们在76个乡镇开展重点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建设项目和资金保障。”高中伟要求,接下来,各地要以“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奋进”的决心,推进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建设,打造文化综合体,丰富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多点开花,以点带面,不断提升我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