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潇天成 记者 李正勇
截至4月25日,崇州市“崇耕”公用品牌已准入15个公用品牌,带动了该市13个乡镇约5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助力全市乡村振兴。
据崇州市农业农村局规划园区与投资对外合作科科长丁杰介绍,为强化知识产权对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给知识“标价”、为创新“赋权”,近年来,该市以《“崇耕”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为指导,开展“崇耕”品牌准入、管理和动态监管。目前,已准入了稻虾藕遇、小亭米等企业品牌9个,涵盖了隆兴大米、崇州蜂蜜、崇州枇杷茶、崇耕匠造和崇州非遗等5大类产品。健生堂、艾诺米等“崇耕”品牌,在演绎农业文化的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蜂农”联农带农模式,在对口援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农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仅怀远竹编年产值就已突破4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下一步,崇州市将继续以‘标准化+品牌化’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丁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