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旺苍:养牛也有“科技范儿”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3-04-25

(周 俊 记者 李全民)4月23日,旺苍县黄洋镇金华村顺康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里,兽医正在为养殖的肉牛采血。

“肉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很大。”合作社理事长杨厚强说,畜牧站定期会对养殖场肉牛进行监测,采集标本合格后还要编号建立“健康码”。

“科技”养牛 “牛”劲十足 

走进基地,标准化的牛舍并排开来、高大敞亮的仓库、漫山的牧草基地…无不体现着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科学化养殖的蜕变。

“这头牛18个月大,有1600多斤。”看着牛棚里高大的西门塔尔肉牛,杨厚强乐呵呵地说,现在主要是养增重快、出肉率高、肉质好的西门塔尔牛,这个品种的幼牛养到4、5个月大就能长到400至500斤,成年后可以长到2000斤左右。专合社现在养了210多头牛,年产值达800万多元。

“别看养牛是个‘苦活路’,但是现在‘科技范儿’十足。” 杨厚强说,“养牛可不是简单喂养就能成功,你要了解牛的习性,精心管理、科学养殖、耐心呵护,吃什么、怎么吃,怎么配比都是有讲究的。”杨厚强指着在基地散步午休的牛儿们介绍道:“草料的配置比例需要很精准,这样才能保证每头牛的平均日增重,太胖或太瘦都不行。”

“科技服务生产,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富民增收的新路子。” 杨厚强说,现在通过不断配方,用牧草、玉米和酒糟混合饲喂,提高养殖效益。

据介绍,现在养殖场养殖的肉牛,以往在0℃-4℃保存的冷鲜肉,货架期只有7天左右,而青饲料搭配养殖的牛肉货架期能够达到10-12天。

为推动企业深化产业链建设,今年初,杨厚强又投资100多万元,在肉牛养殖基地旁建立起自动化有机肥生产线, 实现了粪污综合化利用,让公司走上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底,我们家的牛粪都卖得完,没有一丁点浪费,粪污变成金条条啦。”杨厚强说。

农户“代养”实现互利共赢

村子里有了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基地,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新路子”。

“在这里上班,主要就是放牛、喂牛、打扫牛圈,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固定的收入。”家住旺苍东河镇四新村的颜其新说,每月3800元的工资,不必外出务工,离家那么近就把钱挣了,这些牛带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除了吸纳附近村民进场干活外,更体现互利共赢的是养殖合作社与农户开展合作,为农户实现保底收益。

“因为养牛有一定周期,我们通过‘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共赢。”公司以签订协议的形式将小牛仔交村民代养,同时开展育种育肥养殖、种植牧草、检疫防疫等培训,帮助村民打通养殖渠道,并在一定周期后按市场价收回,让村民不用担心销售。

杨厚强现场算了一笔账:“拿西门塔尔牛来说,小牛仔交由村民养时是500斤,10个月后回收,如果长了700斤,按17元每斤计算,我们会付给村民12000元。”

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该公司进行了前期摸底,不少村民都比较感兴趣。“风险小了,而且在自家养牛,家里的农活儿也不耽误。”这一切,在大家的期盼中稳步起航。

“养殖过程中,村民如果资金不足,企业可以帮助申请贷款,产出的牛犊可以按市场价回收。本村村民如果自行饲养,企业也会提供育种、助产、育苗等服务,保障村民养一头母牛的纯收入能达到6000元。”杨厚强说。

目前,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以养促种、以种带养”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顺康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旺苍县最大的肉牛生态养殖基地,带动了周边100余农户增收致富。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