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萍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四好农村路”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迈步新征程,各地要持续用力,打通堵点,让农村公路成为城乡发展之路和人民幸福之路。
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公路仍存在基础路网通达深度和服务能力不足,路况水平不高,农村与国省干线公路、村内道路衔接程度不够等问题,各地要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荥经县悠然森林绿道
十年来,农村公路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747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3.77万亿元,建立健全更加稳定的农村公路资金投入机制。全国共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公路通了之后,也带来各种现实难题。从公路维修管护,到断头路,再到公路延伸等,需要各地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管护力度。各地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按规定纳入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要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对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护,加大对相关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吸引和促进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为农村公路的管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去年,我国实施农村公路以工代赈项目3859个,吸纳农村劳动力7.8万人,农村公路管护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约80万个。
管好护好农村公路是重点。如果只建不管、只建不护,农村公路就难以为继。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创新,为农村公路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十年来,路况自动化检测稳步推进,养护科学决策体系初步建立,管养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已基本全部纳入管养范围,优良中等路率达89%,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目前,全国共有农村公路路长66.8万人,基本实现了有农村公路管理任务的县级行政单位“路长制”全覆盖,累计创建了35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9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命名了30条“最美农村路”,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路长制”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四好农村路”,要为农村带去人气、财气,在基层凝聚民心、民意。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村公路成为农村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重要载体。十年来,我国支持贫困地区新改建了 6.5 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化作一道道美丽风景线,助推形成了一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一条条镇村运输线路串联起城市乡村,让交通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农村客货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面向未来,各地要坚持把“四好农村路”主动融入农村地区发展中,融入农村地区的产业物流、生态环境中,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与路域环境整治结合起来,美化农村公路沿线景观,更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各地要勇担责任使命,用实干与奋斗唱响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之曲、幸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