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尹海波 记者 刘佳
“以前使用的化粪池不化粪,没几天就满了,潲水和洗衣用水还不让往里面排,很不符合我们农村实际。”4月20日,记者走进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石烛村农户陈明家中时,他这样说。
去年,陈明按照“三格化粪池+污水池+人工湿地”处理模式进行改建,将潲水和生活用水排到污水池,再通过人工湿地环节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解决了大问题,也更符合农村实际。
广元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总是宣传潲水和生活用水不能往化粪池里排,这些“灰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他们经过探索在全市创新推行“三格化粪池+污水池+人工湿地”的“厕污共治”模式,切实解决农村群众“黑水”和“灰水”的排放需求,实现废水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让农村户厕改造也跟上群众品质生活的步伐。
据介绍,去年以来,该市从破解农村厕所“不想改、怎样改、管不好”等问题入手,坚持从组织领导、动员群众、规划实施、后续管护等环节着力,广泛发动,分类施策,科学有序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努力补齐影响农村地区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今年广元将在104个行政村实施“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力争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77万户。目前,该市7个县区已全面启动今年农村户厕新(改)建工作,到位中省财政奖补专项资金37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