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雷昱)四川省凉山州乡村振兴局近日介绍,2023年,凉山州将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按照“1210”工作思路,即聚焦“一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抓创建,突出“两线”(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主线、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抓实“十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十大提升行动”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提升行动;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提升行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升行动;资金、项目质效提升行动;重点帮扶县(村)补短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中期评估和监测评价工作,加快编制597个重点帮扶村发展规划,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进入县级甚至州级盘子;乡村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在全州选择1个县、每个县选择5个村开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建设标准标准建设试点,每个县市打造4—5个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每个示范点中选择1—2个作为现场拉练会示范点;乡村治理成果提升行动,确保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达到75%、60%;协作帮扶质效提升行动;自发搬迁农民规范管理提升行动,用好州本级3亿元补短资金,补齐州内跨县市已自发搬迁农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督查整改提升行动。
据了解,2022年,凉山州“四个不摘”全面落实,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筑牢,17县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全部突破1万元大关,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加快发展,协作帮扶卓有成效,资金、项目、督查三项管理更加规范,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稳步推进,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