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欧阳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时下正值小春田管、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走进射洪市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耙田、整地、育苗、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春耕春种的各种农事,奏响春耕生产进行曲,为全年粮油增收开好局、起好步。
科技助春管“飞防”效率高
这几天,射洪市大榆镇正趁晴好天气,组织无人机专业团队对全镇的万亩小麦开展“飞防”作业。与人工植保每天作业20亩相比,“飞防”无人机每天作业可以提高到200余亩,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倍。
“无人机速度快,节省劳动力,目前已经完成了5000亩—6000亩小麦、油菜等作物的‘飞防’作业。”正在操纵无人机作业的射洪先客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凌说。
今年,大榆镇对农业生产工作提早部署,组织全镇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确定专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通过机防、飞防的形式,对全镇的粮食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全镇小麦种植面积约1.8万亩,截至4月5日,已全面完成今年首次病虫害防治工作。
4月8日,笔者在涪西镇四方村的盛佳种植专业合作社小麦基地看到,合作社组织机手正在对400亩小麦实施无人机喷药防治小麦病虫作业。
“合作社共种植1600亩小麦和油菜。当前正是小麦成长的关键期,我们除了要着重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之外,还会增加一点营养素,增强小麦的抗病力和产量。”合作社负责人丁多伦说。
蓄水备农资田间春意浓
4月3日,在大榆镇农资超市,当地一些农民正在选购种子。时下正是春耕大忙季节,农民忙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备耕。
“针对大春生产,我们要求各村积极做好蓄水保水,确保全镇 300 余口堰塘、山坪塘的水源充足。同时对全镇 26 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检查,要求备足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杜绝假冒农资产品。”大榆镇党委书记王东波说。
据了解,春耕期间射洪市先后储备化肥1.2万吨,储备农药40吨、农膜50吨。家庭农场、农业种植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春货源已全部配送到位。
当前“春玉米”已到下种收尾阶段。为保障出苗率,这几天,涪西镇龙垭村和心缘家庭农场场主贺华兵常常到地里查看玉米苗长势,村民们帮着除杂草、平整土地,为大豆下种作准备。
据了解,2022年在涪西镇党委、政府政策鼓励和技术支持下,贺华兵主动将村里撂荒的100多亩地开垦复耕,推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在3月20日下种完毕,目前就是做一些田间管理,为 5 月份种大豆作准备,农场今年玉米面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50多亩,希望有个好的收成。”贺华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