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萍 李田 摄影报道) 铺盘、装基质、播种、淋水、收盘…三月春风吹过,又是一年好“丰”景。4月4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一个育秧工厂中,水稻育秧机流水线正在“火力全开”运作中。与寻常化育秧技术不同的是,经过该机器实现的精准条播后,育秧将大大改善以往播种中用水量大,种子损失大,栽种效果较差等问题。
在育秧工作现场,几名工人正往一旁机器上添加着育秧基质,设置好播种参数后,一键启动机器,秧盘便随着流水线运转自动向前。首先在秧盘内均匀铺上第一层基质,再通过压槽开沟和气吸式条播,将种子精准播种到秧盘,浇足底土水再次覆上有机基质浇上面水,一盘种苗便播种完工。工人将秧盘一一取下,进入叠盘暗化育秧环节。
“这套设备每小时可制作秧盘800盘,满足30余亩土地用秧量,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关键是能在用种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更大面积的栽种。”据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研究生杨永刚介绍,普通流水线生产的育秧盘都是蜂窝式排种,种子排列无序,在机插秧环节,机器一把抓下去,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通过新技术生产的育秧盘,种子有序排列成行,机器就可以对准一条一条地播下去,使用种量达到很精准的程度,播种均匀度也更好。
据了解,这是该院今年在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引进推广的精量条播技术,通过新技术制作的秧盘,可实现低漏秧率的均匀机插,更好地实现与插秧机的配套使用,减少机插秧对秧苗的损伤率,也能大幅度提高秧苗的素质,进一步实现粮食增产增效。
“这个条播技术出来的秧盘,节约种量,好插秧,基质好,透气性强,秧苗根系盘得更紧,对增产有很大帮助。”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村的种植大户邵国东看到了条播技术的无限潜力,和同村另一位种植大户王元威,成为第一批下达秧盘订单的人。
在邵国东的秧田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铺放着刚刚送达的秧盘,“把秧盘按平,边上不要翘起咯”,邵国东在现场指挥并介绍道,如今播种非常方便,300亩只需要1天就能完成,还能节约一半的人工。而且自家田地作为川农大的试点秧田,从播种到收割都有专家团队全程跟进。
“哪块田施什么肥,施多少肥,专家团队都会给很多帮助,我就轻松了,不用自己全程盯到了。”邵国东坦言,采用新技术后,既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这将更加坚定自己种粮的信心,也带来了便捷。
目前,永丰村正在示范推广的水稻精准条播育秧技术,将进一步实现粮食增产增效,助力眉山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