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3月31日,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成都坚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行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2023年完成新增耕地 2.85 万亩、新增水田1.7万亩的年度目标任务。今年成都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570万亩,目标产量为230万吨。
2023年,成都将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邛崃现代种业园、新津天府农博园等,实施重大技术创新研发和成果转换示范项目30个以上,加快组建成都种业集团,引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链主企业和重点链属企业20个以上,巩固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选拔培育经验,引进更多的懂农村、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新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万名。
此外,成都还将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消费新场景30个以上,力争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镇、村5个,带动乡村风貌品质提升。同时,结合时令节气组织开展丰收节、农博会、美食季等活动,推出乡村精品旅游线路20条以上,同步打造“必须来的”线下场景和“不须来的”线上平台,力争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5亿人次,总收入突破480亿元。
会上通报了2022年度成都市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先进集体,2022年度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区(市)县、先进镇、示范村(社区),2022年度成都市五星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并进行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