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杨开勇 记者 李全民)“大水公路”这条排水沟之前被道路施工过程堵塞了,我就在“围炉夜话”提了一句汛期快来了会影响房屋安全,没想到第二天就开始疏通了。
3月18日,旺苍县水磨镇群花村村民与村干部围坐在炭火炉旁,就着一杯茶和水果、花生等零食边吃边聊,发表对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诉求。村干部们一边答疑,一边认真做好记录。
去年,该镇将“围炉夜话”这种面对面畅谈的形式在各村推广,邀请所有村民参与。水磨镇党委书记赵春玲表示,民众的踊跃参与,开启了村民议事、居民自治的新常态。
冬天一盆炭火、一壶热茶,围坐一起解决矛盾纠纷。各村院落广场、林荫树下都是会场,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社会热点皆为话题。这一场景已在全县多个乡村流行,以邻里拉家常的方式展开,大家畅所欲言、观点碰撞博弈,通过“头脑风暴”共同协商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水磨镇群花村一组陈某才在修建院坝过程中与胡某红发生地界纠纷,将属于胡某红的地界硬化了,胡某要求对方赔偿2000元,陈某才也认识到了错误,但坚持只愿赔偿500元。该矛盾如不及时化解,双方有发生冲突的可能。群花村委会邀请当事双方和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谈心,在缓和的气氛中化解矛盾。
赵春玲表示,“围炉夜话”是全镇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探索的新模式、打造的新平台,每一场都是真给话筒、议真话题、真解决问题,使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据介绍,该镇组织司法所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驻村干部等骨干力量建成“夜话”队伍,利用群众夜晚农闲时间,通过炉桌会、坝坝会、院落会等形式,现场解答法律疑惑。围绕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婚姻财产分割、工伤理赔、遗产继承等重点内容,制定简明易懂的宣传手册,借助“围炉夜话”契机,开展相关法律宣传,提高居民守法、尊法、用法意识。针对低保户、独居老人等行动不便及存在矛盾纠纷的特殊群体家庭,开展法律“上门”服务,通过“现场说法”的方式,积极解答涉及群众利益的法律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开展“围炉夜话”6次,解决矛盾纠纷5件,解答法律问题80余个。
该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全县越来越多基层社区常态化开展“夜话”“屋场会”“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探索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新路径。“围炉夜话”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成为疏通民生难点、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载体,使得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