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今年四川将培育 100个“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3-17

  ● 四川地域辽阔、历史厚重,气候土壤类型多样,多民族文化共荣,自古就是“天府之国”,发展“土特产”先天优势明显
  ● 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6306个、全国名特优产品67个、全国乡村特色产品201个,在乡村旅游和农旅融合发展上也引领全国
  ● 着力推动“川字号”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纳入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十大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生产经营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落到实处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土”,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产”,是要尊重发展规律建产业成集群,打通产业链条。“土特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在“土特产”发展上先天优势明显、不断勇闯新路的四川,如何做深做优这篇“命题作文”?

看内涵 依托乡土找准特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土特产”首先源于一域乡土、长于一方水土。“四川地域辽阔、历史厚重,气候土壤类型多样,多民族文化共荣,自古就是‘天府之国’。”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副处长刘兴万说,就是同一个地方也常常翻山历四季、十里不同天,因此乡土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土特产”先天优势明显。
  去年底,四川发布第三批163项农村生产生活遗址名录,截至目前共有473项,包括传统美食技艺类、手工制茶类、传统酿造类、民间手工艺类等7个类别。
  郫县豆瓣、苍溪猕猴桃、会理石榴、汶川车厘子……说起川籍“土特产”,每个人都能报出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讲出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我们强调‘土特产’,最终是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刘兴万说。

看基础 有机结合分级推进
  目前,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6306个、全国名特优产品67个、全国乡村特色产品201个,丹棱桔橙、攀枝花芒果等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2021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榜”。
  近年来,我省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产业振兴重点支撑,具体思路是:省级层面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同步推进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成效初显。
  如今,川猪、川菜、川果、川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强势崛起,全省已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数量居全国第1位。
  “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产业延链补链、擦亮金字品牌、壮大主体丰富业态等方式,写好‘土特产’文章。目前,川果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综合产值26315亿元,超过目标值1815亿元。”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看发力“三链同构”补短强弱
  “着力推动‘川字号’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被列为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已明确全省特色产业产量增长6.7%以上。
  补短强弱,我省正聚焦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方面,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
  建基地,提升生产能力。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实现生产基地原料化、生产服务社会化、发展模式绿色化。
  继续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让产业“活”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加工流通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综合效益。推动生产经营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落到实处,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育品牌,形塑产业的灵魂。我省现有农业品牌1000余个,但知名度高、市场认可度高、溢价率高的“三高”名品较少。四川计划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
  “今年省级层面将出台促进‘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三链同构’实施方案,选育50个‘链主’企业以引领强链补链,并培育100个‘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一带一路’行系列活动。”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