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近日,趁着天气晴好,合江县凤鸣镇凤凰村村民们忙着在田间采挖泽泻。67岁的吴玉国将刚采起的泽泻冲洗干净,“卖给中药商,能多赚个4万元!”这是吴玉国首次尝试在田间种植泽泻,种植规模接近22亩。
“从前只种水稻,收入来源单一,现在多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当前,凤鸣镇正大力推广“冬种药材、夏种水稻”的轮作模式,推进稻药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村民在田间收获泽泻。合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两天刚开始收,边边角角的挖了一些,产量还是挺可观的,有将近两吨。”不知不觉间,吴玉国脸上已经沾了不少泥巴,“好搞,好搞!多亏了专家们的帮忙,我哪懂技术呀!”吴玉国道出当地泽泻种植的关键:从选种、种植、田间管护……当地农技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一条龙服务。
“我只负责干活,其余都听他们的,跟着要求做就是了。陈老师经常往这儿跑,我们很熟。”吴玉国口中的陈老师正是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凤鸣镇农技中心主任陈复良。
“我们来看看长势,教大家怎么收割,也指导一下收购。”谈起泽泻推广的原因,陈复良介绍说,泽泻从水稻收割完成后开种,元月便可收割,可实现一田两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一方面,泽泻茎叶可直接用作肥田,减少化肥使用,利于农业绿色发展。
“目前,全镇共有30多个农户种植泽泻约100亩,按收获情况估算,每亩地泽泻产量在3000斤以上,平均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扣去成本,农户每亩能获2000元利润。”吴玉国说,为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问题,凤鸣镇农技中心对接了药材公司来进行收购。“只要洗干净了,药材公司会按每斤1.7元的价格买走。”吴玉国说,目前他们正在着手“扩大规模、发展加工”两件大事。
“到2023年底,我们要在全镇发展1000亩泽泻种植面积,让更多人享受稻药轮作的效益;另一方面,争取发展加工,提高泽泻售价,让农户享受更多实惠。”吴玉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