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巴中市巴州区:书香弥漫润巴州 “精神粮仓”更丰实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2-12-30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为切实打通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巴州区不断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新模式,将农家书屋和文化传承、关爱未成年人等活动紧密结合,探索打造新型阅读综合体,极大点燃广大群众对阅读的乐趣,营造“书香巴州”良好氛围,“精神粮仓”也越来越丰实。

  搭建平台+拓宽模式“提质增效”

  “这里环境舒适,欣赏自然美景之余畅游书海,生活更加充实。”正在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休闲书吧”阅读的游客小陈感言。书架上除了文学、儿童类书籍,还有彰显巴州特色的文化旅游专刊,更加方便外地游客直观了解巴州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打破地域空间模式,在景区景点、酒店饭店等人员相对集中地点,推动农家书屋融入文旅、商贸等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场地、空间,采取“农家书屋+民宿”“农家书屋+景区”等模式,在共享中形成新的发展业态。

  巴城回风北路“枣林鱼”旗舰店内,既是“城市书房”管理员,又是大堂经理的陈秋月正在招呼客人在书房喝茶休息。“把等待亲朋好友到来的时间用在看书上,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提升了经营理念,也符合大众需求。”在碎片化、快餐式阅读的时代,这种尝试显得弥足珍贵。

  目前,巴州区已在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296个,在城市社区、餐饮企业建设3个城市书房,所有书房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监管”原则进行服务管理,更好满足市民群众阅读需要,在文明创建和道德修养提升中发挥了作用。与此同时,还积极将农民群众喜爱的电子图书、农业技术培训、医疗健康讲座等数字阅读资源连接到各类农家书屋数字阅读平台,推动农家书屋与应急广播“村村响”相结合打造有声阅读平台,建立农家书屋和区图书馆互联互通,有效整合区域公共阅读资源,增强优质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

  有效阅读+线下实践“活学活用”

  77岁的罗克块是梁永镇宏福村的一名老党员,曾任福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有空就会来农家书屋阅读党史红色书籍,并义务给青年干部、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成为农家书屋的一道新风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学好党史,是农家书屋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罗克块说。

  近年来,巴州区不断为农家书屋充实各资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各基层组织利用主题党日在此开展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农家书屋已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学党史、悟党史的“红色课堂”。

  董家梁村侯全洪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外出务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种植时令蔬菜。刚开始种植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苗经常坏死,导致产量低。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文化供给端,巴州区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传播文化”的阵地作用,根据村情民情、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供新型农民职业技能提升、现代种养殖业实用技术、乡村文艺等系列图书。同时,结合举办农家书屋活动,今年内先后邀请专家、学者到村提供养殖、创收和科学知识普及等技术指导12次,培育本土人才3人。

  “有农家书屋的实用图书和专家实地指导,之前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看着栽植的土豆、红薯等农作物长势良好,村民侯全洪津津乐道。

  如今,农家书屋建设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村民自学+专家指导”等形式,让农家书屋不仅成为老百姓的“精神粮仓”,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强化管理+活动引领“固本强基”

  在清江镇巾字村农家书屋,由区新闻出版局、区委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乡村阅读季·赋能农家书屋”示范阅读推广活动正在进行。活动现场,三名在校大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大学生活、“童伴妈妈”阅读分享、“文轩姐姐”讲红色故事等别开生面的活动安排吸引了周边群众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除了策划的关爱活动,现场还向参与者发放了“绿书签”和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宣传资料,为孩子们赠送了工具书及学习用品。

  “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延伸提高了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培育了文明乡风、非常符合村民现实文化需要。”巾字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杨刚激动地说。

  此时,距离巾字村近20公里外的水宁寺镇枇杷村,村干部和志愿者正在召集村民们开展以“治理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身边道德典型宣传等方式展示,让村民们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受到教育。同时结合“农家书屋”法律知识集中学习和“道德银行”积分管理,促进文明乡村建设成效“软约束”“硬考评”两个结合。

  如今,枇杷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村民自创的顺口溜:“有空就到书屋来,读书看报乐开怀,取来真经富脑袋,富了脑袋富口袋。”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除了阅读功能,娱乐、科普、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性功能凸显,正逐渐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思想智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讲座沙龙”、巩固基层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全区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了书柜、阅读桌椅,农家书屋图书平均拥有量达2000余册,上墙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管理员职责“三项制度”,落实了资产登记簿、借阅登记簿、读者意见簿“三本台账”,配齐了1名兼职管理员,并规定了每周不少于20小时的免费开放时间。自去年起,农家书屋还实现与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的整合融合,不断拓展农家书屋平台功能内涵与外延,持续推动农家书屋建设并以此为阵地,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切实发挥好农家书屋助力培育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人人能阅读、人人想阅读、人人被感召的全民阅读氛围。(供稿:巴州区委宣传部 肖康 李港明 冯曦)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