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杨敏 陈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主抓、躬身力行,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网格化管理经验。
深入基层例行专项督查检查
网格细化直达末梢 舌尖上更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坚决复杂而长期性常态化的民生工作。“治违禁、 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以来,由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不断织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体系,进一步实现制度优化、责任细化、依法监管规范化,建立健全“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体系,由县(市)到乡镇、村、组的垂直管理网格通过专班工作群即时互动、快速反应、高效运行,充分彰显“早、快、严、小”的总体监管原则,坚决将涉及农产质量安全的矛头问题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小影响。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会理市农业农村局全程跟进对各乡镇(街道)的矛头问题处置,通过村组末梢反馈的各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处置,群众餐桌上、舌尖上的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深入基层例行专项督查检查
靶向治理精准管控 监管上更有效
会理市农业农村局全面梳理研判全市监管重点和问题导向,针对通安镇、城北街道展开专项督查、专项整治,切实将“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的短板弱项问题摆上桌面、亮明态度、对症施治,示范带动全市20个乡镇(街道)统一行动、靶向治理、精准施策。“三年行动”期间,各级严格落实会理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重点品种精准治理方案》各项细则要求,针对豇豆、韭菜、芹菜等10余个重点品种精准治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全覆盖抽检规模较大的村社、农业园区及生产经营主体,全面梳理掌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时令蔬菜大量上市季,市级多部门携手乡镇(街道)、村、组基层末梢的监管员、协管员开展联合行动,加强对韭菜、芹菜等“四类主体”的日常巡查监管,上市前例行开展抽样快检,有效解决了监管“最后一公里”短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