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近日,在成都东部新区贾家街道快乐村一片种植着甜樱桃的坡地上,周边村民正忙着松土准备播种。就在半个月前,这片坡地上刚刚完成了大豆的丰收。
幼果林间套种豆类,实现一地多产,一地多收,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是成都东部新区正在推广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今年在快乐村30亩甜樱桃基地进行的“甜樱桃幼龄果园+大豆”粮经复合栽培,就是一次成功的试验。
甜樱桃幼龄果园套作豆类。受访者供图
“今年大豆成熟的时候,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团队进行了测产,亩产达到193.4公斤。”快乐村党总支副书记何国富介绍,这片坡地套种了大豆后,每亩地就可以增加1000元的收益,待果树挂果后,每亩可再增加集体经济收益1万元。
亩产193.4公斤是怎样的水平?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豆类杂粮创新团队成员刘佳介绍,这已经算是一个比较高的大豆产量,“通过测算,这里的大豆每亩4065株,平时净作大豆每亩在7000-10000株,基本达到了净作一半的水平。”
对于甜樱桃来说,林下套种大豆也有优势。“大豆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土壤肥力固氮,防止杂草生长。比如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大豆叶片在林下遮阴,有效减少了地面水分蒸发量。因此套作大豆后,甜樱桃树的长势不错。”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洪雯说。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土地的价值?一年12个月,这片示范地的“日程”被安排得清晰合理。记者了解到,在当季大豆收获后,这片地可以在11月份种植豌豆,第二年3月种植毛豆,到6月再种一季大豆,可实现一年三作三收。
事实上,贾家街道早已实现了在晚白桃、樱桃园套种大豆、红薯、花生、蔬菜等,不过此前仅限于个别农民在自家地里进行零星尝试。“这次播种大豆是在村集体经济果园内进行,种植大豆不仅经济效益好,还能提高土壤质量,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贾家街道党工委委员刘正芳说。
根据这次快乐村“甜樱桃幼龄果园+大豆”粮经复合栽培模式的成果,成都东部新区决定在各镇(街道)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推动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