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这段时间,有一大群人忙着在田间采“花”——11月26日,在成都市金堂县官仓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里,工人们俯下身去,不一会儿就从绿色的菜地里摘出一朵朵洁白的花菜。它们随后将被送往周边市场。
花菜采收现场。 受访者供图
未雨绸缪迎战霜冻
“气象部门预测,下半年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潮将在11月29日、30日进入四川,我们必须早做准备!”金堂县蔬菜产业协会会长、官仓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晓辉说。
眼下,花菜陆续成熟上市。冬季花菜是官仓街道主要种植的应季蔬菜之一,周边成片花菜面积达2万余亩,亩产可达6000斤左右,承担着成都及周边市场的“菜篮子”供应任务。经过引导农户错时栽种,延长生产周期后,这里的花菜可以从11月一直采收到第二年四五月份。因此,花菜如何安全过冬就显得至关重要。
“前年就有上千亩的花菜遭受霜冻,导致周边农户紧急抢收上市销售,压低了市场价格。”陈晓辉介绍说,冬季花菜多为露天栽培,成熟的花菜如果遭遇霜冻天气,便会冻伤腐坏,给农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加上去年花菜市场走俏,农户扩种积极性高,今年的花菜种植面积较去年略有上升,防灾减灾更要引起重视。
守护“花朵”安全越冬
有了前车之鉴,今年农户们准备好了吗?走在花菜种植基地,陈晓辉仔细观看花菜长势,检查灌溉设施。“我们引导有条件的农户都积极储蓄灌溉用水,预防‘干冬干春’的出现,以便通过灌溉补湿来增高低温,应对可能出现的冻害。”据陈晓辉介绍,金堂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都已实现了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灌溉设施配套建设,微型水利设施配备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
那么一旦低温冻害发生,应该如何守护这些绽放在田间的花菜?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此,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陈晓辉给出了3条建议。
“首先是保水。”陈晓辉说,适时浇灌防冻水,保持足够的土壤湿度,可减少低温对蔬菜的伤害,并且还能促进蔬菜及时恢复生长,这样对于防止干冻的效果尤其好。对受冻后的菜地也可以通过灌跑马水或浇水,增加土壤热容量,防止地温继续下降,减轻冻害。
第二,可以通过覆盖保护花菜果实,减轻冻伤的发生。“将花菜的叶子折断,就近盖在花菜上端。如果冻害较重还可以用绳子包裹加固。”据陈晓辉介绍,这种方式防寒效果十分明显,但工作量较大,人工投入相对较高。而针对已经受冻的花菜,则要及时抢收售卖,减少损失。
除了应急手段,增强植物自身的抗寒能力也是重要一环。因此花菜栽种环节必须施足底肥,入冬后根据花菜长势适度追肥,增强植株的抗寒、抗病能力,有利于减轻冻害后易出现的感病现象。
“目前每天都有数千斤的采收量,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后,花菜采收将会迎来高峰。”眼下,陈晓辉和周边种植户正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守护这片“花”海一直绽放到明年春节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