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映江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学习浙江省来料加工业发展先进经验,探索实施“归雁工程”,不断引导妇女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缝纫、拼接、上花边、上底布、上飘带……在昭化区卫子镇卫子村的“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工人王素芳几乎每天都会到车间进行订单产品生产,像她这样的工人,车间还有26人。
2018年,昭化区通过深化政企合作,与浙江省企业签订来料加工发展合作协议,引进发展订单生产。结合昭化区农村妇女群众实际,企业负责提供技能要求不高、劳动量多的产品订单,向车间满负荷提供加工订单产品,车间完成一批订单后,浙江企业派车运回总厂,经入库、验收、检品等程序后,统一组织远销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2018年,首个龙泉·昭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归雁工程”示范点授牌成立。2019年以来,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130万元,先后在卫子镇、太公镇、射箭镇建“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5个。截至目前,举办专题培训班12期,培训平车操作120余名,手工编织420余名,全区220多名妇女实现灵活居家就业,完成订单生产96批次,实现加工费收入2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