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文迪 刘昕楠)时下,走进邛崃市羊安街道泉水村泉水小区,处处呈现出“村美、人和、业兴”的美丽和谐新农村景象。“这都归功于我们村,结合“双强双创”三年计划、实行“微网实格”制度,通过“三个强化”做好农集区管理的结果。”泉水村党总支负责人熊军说。
泉水小区建于2006年,辖区内住户107户396人,其中党员8人。由于小区修建时间早,小区如何治理?一直是村两委在积极主动探索的课题。近年来,泉水村通过“三个强化”做好泉水小区的管理,让小区逐步呈现社区经济有增长、小区治理有条理、居民生活有质量的良好发展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注重组织动员。配强党员队伍,村党总支通过个别谈话,精选党性觉悟高、工作实绩多、群众口碑好的小区党员,作为小区党小组班子“骨架”,并按照人尽其才、人岗相适的原则,定岗定责8人。借党员“双诺双评”工作,成立小区党组织服务队,完成小区服务事项30余件。成立泉水小区6人组成的团支部,通过“党建+团建”模式,实现党员带团员新格局。通过“青年有志”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节约用电宣传、美丽乡村治理等活动20余次,让小区团员“聚起来,动起来”。做好红色延伸,引导挖掘小区在校优秀大学生、优秀技工、优秀致富能手等潜在红色合伙人7人,搭建小区人才库并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提升小区治理队伍水平。
强化居民自治,夯实治理基石。完善小区自治制度,通过在小区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微网格长1人,巷道长7人,以“法治、德治、自治、共治”为核心,制定小区公约5条。发挥小区民主协商制度,建立小区党建暨小区事务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小区各类问题。建立意见需求收集机制,依托网格长、巷道长及五老+1人员,采取联系走访、“民情廉情驿站”等方式,梳理形成意见清单,通过联席会、议事会联动研判解决,有效化解小区矛盾问题10余个。营造小区文化氛围,策划、提炼形成“小背篼”、“泉水百叟宴”“义善缘足球杯”等多个文化品牌。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庭院、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先进事迹,推动形成与邻为善、守望相助、乐观包容的良好氛围,增强居民向心力。
强化发展规划,提升宜居品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市红珊瑚生态种植园等高校和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打造产销一体的农作物新品种试种推广基地。今年,该基地种植的高花青素黑玉米,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培育文化产业,积极与古色果香家庭农场合作,培育“文崃”、“斜江河”两个文创品牌,开发“石牛坊”、“宝器酒”、“木缘情”等系列产品7个。同时借助村电商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网红直播带货途径,打造农产品网红直播带货基地,带动村民人均增收800余元。集体经济实现每年获利10万余元,每年反哺小区2万余元,再通过反哺资金,撬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党员群众积极筹资8万余元,全部用于打造、完善小区停车场、老年助餐食堂、小区运动角等公共设施,提升泉水小区的宜居品质。